【家长课堂】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深刻更形象: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自2001年起,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直在做教育部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即“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自2001年开题至今15年了,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好习惯成为健康人格的坚实基础,如何让好习惯的养成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从我们10年研究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其中,被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遵从,主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认同,自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一种习惯的培养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认识某个习惯的重要性,提出目标,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2)确立具体的行为规范,把习惯内容具体化为日常行为。(3)尊重孩子的偶像与榜样,使其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精神激励力量。(4)持之以恒的训练,进行行为强化。(5)对行为进行评估和引导,表扬良好的行为,矫正不良的行为。(6)创造健康向上的环境,养成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良好风尚。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培养儿童的好习惯。
儿子写作业磨蹭,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妈妈开始采取习惯培养的措施。
妈妈观察儿子到底是怎么写作业的。第一天,发现儿子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7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不到十分钟站一回转两圈。
于是,妈妈对儿子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我刚才给你数了数,一个小时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吧。儿子一愣,想不到妈妈挺宽容的,说3回就3回。妈妈继续说,你如果一个小时内站起来不超过3回,当天晚上的动画片随便看。儿子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妈妈又说,先别开心,有奖必有罚,如果你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超过了3回,当天晚上的电视就不能看,包括动画片。
协议达成了。结果是5天下来,儿子3天做到了,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不超过3回,兴高采烈地看了动画片。但是有两天忘了,一到了6点钟,就急得蹦高,因为不能看动画片,可怎么央求妈妈也不能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孩子就这样慢慢地变化了,一想到一个小时只能站起来3回,就会慢慢地控制,并用争取晚上看动画片来激励自己。
经过90天的训练,孩子终于养成了专心写作业的好习惯。
从这位妈妈的成功经验中,我总结出了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您想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千方百计让他把好的行为不断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
我们的课题组将少年儿童习惯培养确定在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具体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其中,做人的核心是诚信,做事的核心是规则,学习的核心是创新。
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呢?这里,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如下5条具体建议:
一、在尊重生命与权利的前提下,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
二、从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可以视为范例:“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
三、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
四、道德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道德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求,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
五、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习惯做起。我们抓住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