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

    阅读改善教育

    作者:凌宗伟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8日 15版)

        【且行且思】

     

        教育者为什么要阅读,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实际上问题还真的不少。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相关的论著,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容易被红极一时的名师言辞以及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所忽悠——皆因自己以往读书太少。

     

        如果我们能读几本类似《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价值》之类的书,至少我们可以明白教育除了为孩子的升学,还有许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一味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教育,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立人的教育目的。明白了这样的问题,或许我们就可能有意识地改善我们的教育认知,在可能的空间里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至少可以提醒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尽可能少地反教育,不反教育。要少反教育,不反教育,就要有所担当,而不是畏首畏尾,眼睛只盯在分数上。退一万步讲,就是要盯在分数上,也有个怎么盯的问题。比如,为应付考试,你可以照教材和教参去讲,但你也有义务告诉学生你的疑惑,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如果要用考试来搪塞,那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所有的答案印发给学生去背诵好了。

     

        或许读一读《批判教育学》《教育与效率崇拜》《批判性课程》等,再比照着想一想,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今天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的秘密了。至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至于对大规模的教育生产熟视无睹,热衷于追捧仿效,甚至邀请那些“专家”面授机宜,使得我们在形形色色的新花样、新模式的拉扯中不知所措。

     

        读读加涅、乔伊斯等关于教学设计与建模的论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冷静地看待那些热闹非凡的这模式、那“高效”。如果今天的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多多少少能够读一点传媒理论、脑神经科学、大数据以及课程论、教学论方面的著作,或许会在形式的牵扯下保持教育者应有的定力,埋下头来扎扎实实地研究学科课程的价值与体系,研究教材的系统与关键,研究学生的诉求与教学的可能,研究我们自身的条件,扩大自己的专业资本,慢慢地让自己成为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本和专业判断的教师,而不只是教材、教参让讲什么就讲什么,领导和专家让怎么教就怎么教的“二手人”“三手货”。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年的阅读,至少帮助我不断地审视着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行为和学校管理认知,使得自己在反思与批判中重新梳理着对课堂的认识,对学校管理的文化的舍弃与重建。至少帮助我认识到,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学校管理,经验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这一因素说不定还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而不自知。一个人的教育哲学、教学哲学的建构与解构才是关键性因素。教育者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教学哲学,没有对教育的应然与本然的思考,就难免被忽悠,更难免因种种外在条件的成熟而飘飘然,甚至狂妄自负,以至毫无节制地兜售鸡汤,贩卖“灵丹妙药”。

     

        退一万步讲,有了一定的阅读,至少不会以讹传讹。比如广为流传的“雅思贝尔斯”那句“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翻烂了邹进先生翻译的《什么是教育》却没有找到。或许,其他版本有这样的翻译,也或许雅思贝尔斯在其他著述中有这样类似的表述,只不过因为我的孤陋寡闻而未得见,所以我就从不去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