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为“喜剧种子”自由生长提供舞台

    作者:蔡体良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5日 09版)
    《喜剧总动员》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剧创作一直是戏剧家面临挑战的一方艺术领域。除了自身拥有独特的艺术创作规律,不同凡响的艺术个性,以及偶尔冒出一些“话题”,闹出一些“风波”之外,还受到外在的气候等非艺术因素的制约。总之,喜剧创作比非喜剧创作的门槛要高很多,同时喜剧的生存空间也有一定的限度,蕴藏着一定的可变性。

     

        近年来,舞台上隔三岔五地出现的喜剧作品,其数量并不是很多,却收获颇丰。尤其自首都北京在一年半前建立了第一座喜剧剧院以来,仅这座剧院演出的状况,就足以让人欣慰。如以喜剧艺术家陈佩斯为首的艺术团队,顺应时势,力求出新,初创的业绩已让人刮目相看。从揭幕日首演的反映旧时代艺人生活的《戏台》,到一周年时上演的颠覆传统舞台喜剧的《老宅》,喜剧院已推出了近十台喜剧作品,塑造了喜剧舞台上颇有代表性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全国喜剧发展的缩影。

     

        当然,喜剧院的建立及其演出的气象也只是万千丛中之一景,并不能完全涵盖当前喜剧舞台的全貌。更多的观众,尤其是普通百姓有机会接触的喜剧类作品,主要还是在影视剧等大众艺术类平台上。此外,网络上的综艺或专栏性节目,也包含喜剧化的表演,众多相声小品的演出,更是人们接受喜剧艺术熏陶的主要渠道。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离正本清源的、真正意义上的喜剧,在艺术上还有较大的距离。

     

        卓别林曾经说过:“智力愈发达,喜剧就愈成功。未开化的人,很少有幽默感的。”作为主要戏剧剧种之一的喜剧,原本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也曾与表现崇高与深刻的悲剧艺术交相辉映。我们自古以来便是戏剧大国,喜剧资源不可谓不丰厚。然而,从当下的文本创作和舞台演出来看,喜剧在各剧种中却仍处于“弱势”。对此,我认为仍需要从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出发展开探讨,如文本打造、舞台风貌和人才培养等,针对现状,旧话新说。

     

        我在一家话剧院工作过,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演出过的喜剧类剧目,比例还不到百分之十。宏观地看,当前我国的剧目建设有点倾斜,不够平衡,喜剧创作被重视程度不够,在舞台创作的流程中,多数喜剧剧目迈不进舞台“二度创作”的门槛。这门槛是什么呢?细看外部“硬件”的环境和“软件”的人才,也还没有到捉襟见肘的窘况。所谓门槛,更多是舞台创作观念的束缚,或视野还不够开放,或场外“指导”过剩——简言之,包容性还不足。

     

        每个时期,总有那么一些过不了门槛的喜剧剧目。如当年的《抓壮丁》《假如这是真的》《我们》等等。在我的记忆中,能顺顺利利登上喜剧舞台的并不是太多,尤其在主流戏剧舞台上。在大大小小的评奖项目上,几乎看不到喜剧作品的身影。不过,有一台剧目颇为例外,就是1977年由王景愚主演的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当年,全国上下有三百多家院团轮番上演,区域不分南北,剧种不论东西,可谓热闹非凡。这样的盛况,和那时包容性的放宽是息息相关的。

     

        创作文本的源泉也是一道门槛,但我们的喜剧艺术家们,早已踏进了这道门槛。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学源远流长,构成喜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古典喜剧《救风尘》《西厢记》《思凡》的故事,改编成当今的小剧场话剧,都有不错的反响。另一方面,外国经典喜剧作品的“洋为中用”,或搬上中国的舞台,或改编成中国式喜剧,也不乏成功的先例。话剧原本就是舶来品。其中的喜剧作品,无论是古希腊的喜剧,还是莎士比亚、莫里哀、哥尔多尼、博马舍等大家巨作,都曾产生过广泛的时代影响,也是当代国人创作喜剧的典范。

     

        无论借古喻今,抑或外联世界舞台,我们当代的喜剧创作,都在努力地突破自身,显现出耳目一新的气象。除了舞台上典型意义上的喜剧外,被称为“准喜剧”的喜剧创作更是十分活跃,并渐趋成熟。譬如,传统的相声艺术正迈开新的步伐,以“二人转”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同样在“洗心革面”,而滑稽戏等地方戏曲喜剧又开始启程……与此同时,一支不可忽视的喜剧队伍也在迅速成长,那就是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喜剧类综艺节目。在这些平台上,喜剧的基因自由生长,无孔不入,十分抢眼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潜移默化改造着我们对喜剧艺术的审美。例如,时下流行的脱口秀和谈话栏目,许多都被赋予了喜剧的特征。富于喜剧性的话语和表演,一面从艺术功能上为喜剧艺术“鸣锣开道”,培养观众对喜剧艺术的鉴赏力;一面在培养喜剧人才上不遗余力,成为最大众化的喜剧课堂。

     

        大众媒体的影响力显然是无法低估的,培养喜剧“接班人”、磨合舞台上下的观剧口味,需要媒体集体发声。远的不说,近期就有几台口碑甚佳的喜剧类综艺节目,如《跨界喜剧王》《笑傲江湖》《喜剧总动员》等,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单是栏目称谓,就挂“喜”带“笑”,由此可见,喜剧的“基因”正在转入许多艺术品类之中,渴望借此摆脱弱势,而“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旦这成为喜剧艺术发展的常态,那么我相信,距离喜剧迈过门槛、登堂入室的一天,也就并不遥远了。

     

        (蔡体良,作者系中国舞美协会名誉会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