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4日 星期五

    建设文化小康重在基层

    作者:周继坚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4日 02版)

        在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严重短板。这些地区的文化生活如果不能大步赶上,就无法达成全面小康的要求。因此,推进面向这些地区的精准文化扶贫尤为迫切。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也应当看到,当前一些地区文化建设离群众需要还有不小差距,建设文化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和农村地区。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个体,既需要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也需要良好的精神生活滋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和发达地区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但在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严重短板。这些地区的文化生活如果不能大步赶上,就无法达成全面小康的要求。因此,推进面向这些地区的精准文化扶贫尤为迫切。

     

        没有健康文化的滋养,很难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一些基层和农村地区虽然收入提高了,但是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淡漠,有的人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甚至参与到赌博、猎艳等低俗行为当中,有的人参与搞传销、信迷信,甚至出现整村“从事”电信诈骗的现象,等等。

     

        更为严重的是,共同文化生活的缺失,还在一些基层和农村地区造成人际关系冷漠,进而影响到社群关系乃至社会秩序。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没有良好的文化滋养,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人文和情感纽带。近年来,一些基层和农村地区表现出来的唯利是图、法治观念淡漠等倾向,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抬头、甚至出现村霸和黑社会化现象,都与文化建设的缺失存在很大关系。

     

        基层和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推进上之所以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是缺资金,一些地方将资金大量投入民生改善,忽视了文化建设。二是缺人才,优秀的文化工作者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基层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三是缺机制。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一说到文化建设就成了土特产展示,没能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

     

        将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重点,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必须作为一项战略来推进,必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引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要突出文化小康建设的公益属性,通过政府主导,来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文化人才走下去、进基层。更要针对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做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关键是要形成机制。不能时冷时热,不能搞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要充分调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优质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共享;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VR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基层和农村人群量身定制创新作品。通过常态化开展、人性化表达,真正使基层和农村人群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携手共建“文化小康”。

     

        (周继坚)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