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送走了最后一批用VR眼镜体验圆明园盛景的观众。另一边,刚刚走出场馆的观众仍在为安徽展团的创意啧啧称赞:潘玉良画作竟可以化身为一袭旗袍、一盏瓷杯、一把雨伞,甚至一块饼干。
200万人次参与、百余场主题活动,958.33亿元交易额。30日,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京落幕。
用创意打造“中国式生活”
本届文博会集中展示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并且将这些“高大上”的文物变得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文物与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陆羽茶具套装、内蒙古博物院的蒙古族公仔娃娃系列、南京博物院的民国女性系列等,均为近年博物馆开发创新的代表性成果。大批老字号、非遗变身时尚典范,创造了非遗产业化传承新模式。
什么是“中国式生活”?文博会西城展区向观众展示了一种传统与科技交融的创想场景:早上,脚踏内联升的大鱼海棠系列布鞋,身穿瑞蚨祥的定制衣装,佩戴上一款智能可穿戴珠宝;下午,鉴赏一场用DNA防伪技术进行认证的书画展;晚上,点击中国唱片公司的APP“听戏”听一段戏曲或中国民乐……西城区文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很多文创企业正致力于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文化自觉和行为方式,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中国式生活”,希望更多的企业对中国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需求与消费搅动文化产业活水
30日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发展指数(2016)”显示,2016年最受欢迎的十大文化产品/服务依次为: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图书、报纸、期刊,文化旅游,游戏,文艺演出,动漫,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本届文博会中,国际VR产业园、艺术品交易平台等总金额为178.56亿元的22个文化创意产业签约项目,用市场的选择证明着以上领域的活跃程度。
从本届文博会看,中国文化产业各领域不断丰富多元,并瞄准价值链高端发力。图书出版方面,线装书、儿童读物受到重视,一批原创品牌正着力挖掘市场细分领域;广播电视方面,北京新媒体集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国网等均在多媒体融合方面深耕厚植,推出了众多文创产品和服务;文化旅游方面,出境游智能搜索引擎、移动健身手机应用等与互联网结合的旅游产品打造了旅游产业的新业态,有力地拉动了旅游消费。
据了解,今年是京津冀三地第二次联合参展。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表示,将把北京研发销售、天津特色创意和产品制造以及河北的生产和材料优势贯穿文化产业链上下游,让三地资源动起来,高效利用起来。
“文化+”助推文化产业走出去
“不断厘清‘文化+’的思想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将推动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新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在文博会的主题活动上提出倡导。“文化+”的理念正在被不同的创新主体实践。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理事长张宇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提出了中国文化要“人格化走出去”。去年9月,该集团策划实施了著名京剧艺术家张火丁的《锁麟囊》《白蛇传》两部中国经典大戏登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舞台,场场爆满,甚至被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张火丁模式。”张宇认为,有重复消费才有文化产业,代表中国传统表演艺术人格化的艺术家,是推动消费者再消费的核心竞争力。
文博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守住传统文化之根,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展示其独特的价值,一直是北京文博会的自觉。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还将创造更多可能性。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陈雪 本报通讯员 楼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