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在扬州瘦西湖边开展的“非遗文化月”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刺绣、剪纸、雕版印刷……巧夺天工的技艺与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让人流连忘返。
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扬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东水西山一路连,南江北湖一河牵”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这里厚重的人文底蕴。如何将这些文化用活用好?近年来,扬州在文化挖掘、文化传承、文化惠民上下足功夫,让文化遗产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深挖掘
扬州不缺文化,一草一木,皆成诗文。可是经岁月涤荡,丰饶的文化蕴藏也渐渐湮没。
漆器髹饰、广陵琴曲、评话弹词……细数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有282项之多,但这些珍宝大多以散兵游勇的方式生存,旱涝由天。为了让沉睡的文化重焕光彩,2015年7月,一份《推进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在全社会的期盼中孕育而生。《意见》明确提出,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这给了扬州文化重整旗鼓的底气。
今年10月,25个文化名师工作室出现在扬州的街头巷尾,每年给每个工作室划拨4万元的活动经费,并提供各种政策便利,发动名家大师“显神通”,将深埋民间的艺术精粹发扬光大。通过让深埋地底的文化亮出来,扬州正延续文化生命、活化文化遗产。
今年7月10日,由扬州市委宣传部主编出版的《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首发。这本汇集了30位当代文化名家人生经历、艺术精粹和治学从艺心得的书籍一经面世,便引来各地文艺爱好者的追捧。
“文化建设不仅要向前跑,也要回头看。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藏在地底下、库房里的文化挖掘出来,让它们在当代重生,在生活中活化,使其成为扬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支撑。”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
重传承
“师父,请喝茶!”接过拜师茶,李政成从此有了4名徒弟,今年47岁的他,早已是“梅花奖”的得主,人称“扬剧王子”。这是李政成首次收徒,“如何将扬剧传得广、传得好,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事。”李政成说。
将这些宝藏挖出来之后,如何保证其“香火”不断?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说,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人”,只有重视人的传承,才能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走进扬州文化艺术学校,读书声、唱戏声、琴曲声不绝于耳。这所学校涵盖了多个艺术门类,市政府以每年每人2万元的资助标准在学校开办了扬剧班、曲艺班、木偶班,孩子来这里上学不用交学费,还能定期受到学校邀请来的艺术大腕的指导。学校的毕业生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或进入各类剧团工作,成为传统文化的接力人。
为了留存扬州人的文化记忆,诸多民间力量也纷纷行动起来。随着时代的进步,艺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他们再不吝惜将自己的绝技诉与他人,他们踏入校园、广收弟子,不少人自掏腰包编教材、买教具、办培训班,让老曲老调在新时代唱出新词新腔。
广惠民
喧天的锣鼓、热闹的木偶戏、引人入胜的评话……在扬州文昌社区,“周末剧场”成了居民娱乐身心的好去处。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是“周末剧场”的特色,群众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善人善举编成扬剧、评话搬上舞台,每次演出都能吸引近千市民。
如今,这样的“周末剧场”在扬州不下几十个。
什么是文化的本源?扬州人说:以文化人,让文化惠及民众,提升人的素质。
为了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精品文化,扬州花大力气激发文化市场的内在动力,让精品文化一点一滴渗入寻常百姓家:每年评选5个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和20多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让民间艺术团体成为服务百姓的排头兵;在民间艺人与茶社饭馆间牵线搭桥,让“文化味儿”遍洒街头市井;支持民间文化机构,在中秋、端午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让文化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力量。
扬州人不仅会老曲新调,而且还把文化资源活化为经济发展的支撑,486非遗集聚区、瑰谷设计、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等一大批载体,成为创意设计引领的新亮点。
文化惠民、育民、富民,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扬州百姓的生活,丰富着城市的文化内涵,也滋养出一方文明,更让文化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龙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