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
尽管秋雨霏霏,但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现场依旧一派春意。
10月20日,由杭州市政府、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2016)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暨签约活动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签约资金总规模达51亿元。
对于在世界聚光灯下曼妙起舞的新杭城,对于文创产业增加值迈上两千亿元大关的新杭城,这场盛会不仅是一种行业的风向标,更是观察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
1、十年积淀高品位:从涵养气质到拓宽视野
【数据】 2007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为432.7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5%;2012年,这一数据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60.7亿元;到2015年,杭州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232.14亿元,占GDP比重达22.2%。
曲院风荷,最忆杭州。当G20璀璨的烟花绽放在西子湖畔,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这座拥有深厚底蕴的东方名城。作为“后G20时代”杭州市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创意展会,此次文博会彰显了更富品质的追求和更开放的国际视野。
10月21日,文博会上的西泠印社展区吸引了中外人士的目光。
这家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知名印社每年都以新的方式参与这场盛会。“今年我们带来了西泠名家雕刻的G20各国政要的头像、名字,不少外国友人对此表达了浓厚兴趣。”西泠社委会副主任秦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文博会上,G20元素无处不在——宴请普京的餐具“和之颂”,宴请哈萨克斯坦总统的餐具“杭州的声音”,奥巴马总统在西湖品茗畅叙时使用的盖碗……
“这里,不仅仅能感受到杭州的文化底蕴,还能看到一个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这源于自身的积淀,源于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探索。”华数集团品牌文化部负责人许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方面,杭州在看世界——近几年,“新杭线”“融——Hand Made In Hangzhou”等主题展览多次亮相意大利、法国、英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香港、台湾地区,影视动漫企业多次亮相法国戛纳电视节、香港国际影视展,拓展杭州文创国际化道路。
另一方面,世界在看杭州—— G20让杭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次展会不只有中国展商,更有来自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参展商。从俄罗斯的当代油画,到富有北欧风情的丹麦家居设计,都展示了各国最新创意设计成果。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台前,几位来自欧洲的参观者细细观看着四羊方尊和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亮相杭州文博会,这次要以‘博物馆+互联网’为参展主题,重点推介‘文创中国’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展会负责人黄茜告诉记者,此次文博会,国博组织了230余种、450件文创产品参加展会,其中包括“国博衍艺”品牌下的新产品,以及通过与阿里巴巴的线上合作,IP资源授权开发的跨品牌产品,“希望为大家带来一场文化盛宴,传播中华文化和馆藏文明”。
2、激活文创新基因:从量级跨越到品质优化
【数据】 十年间,杭州文博会经历美丽蝶变,主场馆展陈面积从2007年的1万平方米扩大至2015年的6万平方米;参观人次从2007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32.68万人次;展商数量从2007年的150家增加到2015年的2000余家,增长了13倍;成交额从2007年的0.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82亿元,增长了144倍。
十年,不只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
今年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VR元年,VR技术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文博会现场,不少参观者戴着VR设备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感。周先生戴的VR设备安装了一款用于治疗恐高症的软件,在他的视野内,他站在一幢高楼顶上,望下去是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逼真的体验让他感到有点害怕。
在“最设计·中国美院馆”展区,VR冥想艺术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展区将一个个虚拟创作绘制出的场景在色彩的串联下导入时空,让体验者放松心情,关注自身知觉。“紧张激动时会打雷下雨,放松时荷花会开。花开得越多,代表你的状态越轻松,情绪越稳定。”中国美院展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走进文博会晓风展馆,一个全息式的本土人文生活体验馆呈现在眼前。晓风以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四季风物为主打元素,结合杭州的人文景观,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互动式展览方式,有书、有画、有茶、有咖啡、有音乐、有讲座、有交流、有互动……给你一天,就能玩转杭州一年四季。
走进咪咕智能语音区域,观众可以通过灵犀语音助手与手机自由交谈,精准地完成打电话、发短信、查地图、找美食等操作,同时领略智能语音机器人的强大看护功能……作为杭州本土文创企业,咪咕传媒展台负责人陈曦说:“希望能从其他企业那里吸取灵感,为公司后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走进华数展区,12月即将发行的华数4K智能机顶盒将首次亮相,参观者纷纷驻足体验。“‘4K内容+4K盒子+4K电视’将刷新观众的‘视界观’。”华数工作人员介绍说。全新升级的VR虚拟现实影院和VR游戏集体登场,神秘的华数小机器人与您现身互动,现场舞蹈……智慧服务、智慧数据、智慧医疗、智慧交易等智慧应用系统,大大拓展了观众对传统文化创意的理解与感受。
3、探寻文创新动力:从龙头带动到机制创新
【数据】 杭州文创企业的上市之路折射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2010年8月,中国网吧服务软件第一股——顺网科技上市;当年10月,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上市;当年12月,中国旅游演艺第一股——宋城演艺上市。截至今年9月底,杭州市上市文创企业达24家,新三板挂牌60余家。
用4000万元撬动13亿元资本!
在今年的杭州文博会上,13亿元杭州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成功签约成为业界关注的亮点。
“四两拨千斤”是如何实现的?
杭州文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杭州文创产业国有投融资平台,与杭州银行合作,发起组建杭州市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的第一期由财政出资4000万元,杭州文投公司作为管理方,与杭州银行展开合作进行引导基金层面的杠杆放大。杭州银行提供8000万元的初始资金,将引导基金的规模增加至1.2亿元。随后,杭州文投公司再使用这1.2亿元的资金,分别与浙江弘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合作组建9只子基金,子基金规模总额达到13亿元。
“更重视市场化的基金操作方式,通过项目开展投资,让企业获得的资金量级有一个飞跃,项目的选择工作也将交由社会投资机构来完成,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杭州市文创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的体制机制改革激活了文创产业的一池春水——
早在2007年杭州就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2008年出台《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为解决“有钱办事”问题,自2008年至今,杭州市本级已投入18.6亿元;为创新金融服务,杭州制定《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实施意见》,2009年以来,11家战略合作机构共为全市文创企业提供160多亿元放贷;为拓宽间接融资渠道,杭州先后成立杭州银行文创支行、浙江省建行文创专营支行、杭州联合银行文创金融服务中心,已累计为300余家中小文创企业提供了近30亿元的贷款支持……
龙头企业的带动,加上体制机制的创新,让杭州经济迸发新的活力。
2015年杭州成为中国第十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今年上半年,杭州市GDP为5021.18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杭州经济增速持续运行在两位数区间。
高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信息经济和文创产业,无疑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5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773.82亿元,增长22%,占GDP比重为22.8%。
而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
作为杭州本土最大的综合娱乐传媒集团,华策影视曾多次参加文博会。今年前三季度华策实现净利润25263.59万元至29657.26万元,同比增长15%~35%。近日,华策集团对外宣布在电影、网络剧、综艺、游戏及电商衍生品等领域实行全产业链的布局。
“中国要打造优质的文化作品,要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去汲取营养、寻找灵感。”华策集团总裁赵依芳说,“同时,不能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而要在理解中国独特的产业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去优化整个产业的输出。”
既有悠远的传承,又有世界的眼光——这正是今天的杭城,今天的中国。
(本报记者 冯蕾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