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山东曹县

    小县城里的“大跨境”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05版)

        “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淘宝铺出致富路,键盘敲开幸福门”……当汽车驶入山东曹县大集镇丁楼村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铺天盖地的墙体广告,也昭示着这个乡村的与众不同:家家做淘宝,户户搞增收。

        2013年,在首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庄——丁楼村被中国社科院和阿里集团评为中国“淘宝村”。2015年,该村注册表演服饰、舞蹈鞋有限公司30家,新发展淘宝商户32家,开设淘宝网店810个,吸纳返乡务工青年220人,线上线下从业人员860人,网上销售额9000万元。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丁楼村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说起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最感谢的当数任庆生——这个村里最早带头做演出服装、成为淘宝店主的人。

        彼时,任庆生还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一直外出打工。“我去山西下过煤窑,也在淄博当过电工。”任庆生说,打工辛苦不说,也攒不下多少钱。直到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妻子了解到网店这种新鲜事物。当年4月,他们用1400元钱买来的组装电脑做起销售摄影服装的生意。没想到第一单生意,他们就卖出了16身衣服、挣到200多元钱。

        尝到了“触网”的甜头,任庆生随后便把精力转移到互联网上,开网店、下单、送货、办服装厂。2013年5月,他成立了曹县庆生服饰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眼看任庆生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们也纷纷效仿。“现在全村310户人家,有280多家都是做淘宝的,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任庆生说,没有能力开网店的贫困人员,像年龄较大的老人,可以从事裁剪、盘扣子、粘绣花等工作。作为全村电子商务的带头人,2014年两委换届选举时,他当选为村里的支部书记。

        在丁楼村的引领下,周边村庄群众也纷纷加入进来。大集镇孙庄村的孙海涛、陈凤云夫妇,原来在天津打工,后来干脆回乡创业。2014年年初,他们开始从事网店销售演出服装,电子商务纯收入近30万元。2015年12月,孙海涛与两个朋友共同出资45万元,成功获得百世汇通物流公司大集代理经营权。如今,家庭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不仅远离了贫困生活的厄运,同时也为其他贫困群众树立了电商脱贫的榜样。

        大集镇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淘宝镇”,截至去年年底,该镇已有近450名大中专生和52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注册网店12000多家,全镇2015年销售额近30亿元。

        点上带动、面上开花。地处鲁西南边缘的曹县,交通相对落后,缺乏实体经济。近年来,曹县抓住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的重大机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有效加快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据曹县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的电子商务兴起于2013年,现已有大集、安蔡楼、梁堤头、阎店楼4个“中国淘宝镇”,占全省的2/3;有“淘宝村”34个,占全省的1/2。全县电商产品大型加工户1300多户,网店3.6万个,从业人数12.5万人,其中跨境电商企业76家,跨境交易额达8500万美元。截至8月份,已带动2.5万余人稳定脱贫,其中不少贫困户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全国最大的表演服饰加工、销售、设计研发基地,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发展电商脱贫致富。”该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