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走出去】
随着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相继办学招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步深入推进。走出国门的中国高校会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吸引更多外国学子,树立高等教育的“中国样板”?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家永、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熊建辉。
记者:当前,各国在境外办学的整体情况怎么样,如何看待中国高校到境外办学?
李家永:大学本身就具备国际化和开放性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法国、德国等国高校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境外办学,也正在成为中国教育“走出去”的最新一步,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增长的表现,更是国家实力增长的表现。
熊建辉:截至2014年12月,我国高校已在境外成立了3个机构和97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的专业主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医药、中医针灸、中国传统武术、学前及特殊教育、航海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新闻传播学等。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高校发出了办学邀请。已发出办学邀请或表露相关意愿的国家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这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发展成就已初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记者:中国高校走出去后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从学校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适应当地情况,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
李家永:从国内外大学设立境外分校的实践效果看,境外分校是否能够良好运行发展,与校方对境外分校的定位是否清晰密切相关。因此,我国高校要制定科学的境外办学规划,对本校境外办学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解决中国高校“走出去”的适应性问题,还应该从文化的视角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开设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熊建辉:传播中华文化是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任务,老挝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专业。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也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很多学校把汉语教学作为办学重点。但是,这一定位与孔子学院承担的任务有较多的重叠。境外办学的高校迫切需要重新调整“汉语教学”在办学中所占的比重,将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习的基本课程,而不是一门专业来设置。
记者:除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之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该如何作为,有力推动中国高校“走出去”?
熊建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境外办学的生命线。目前,我国高校无论是境外办学机构还是项目,在办学定位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宣传中国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服务当地,更不能忽视专业的适应性。要稳妥推进境外办学,还要避免地方政府和部分院校追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盲目“走出去”办学。
李家永:我国高校开展境外办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急需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统一规划。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需要成立一个类似于英国质量保证署的独立质量保障机构,专门负责跨国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同时,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对境外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与境外的学位认证组织机构进行合作,加强对境外办学学历学位的认证,以保障我国境外办学的学位质量和国际声誉。(本报记者 陈鹏 本报通讯员 张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