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

    被遗忘的胶卷

    作者:蒋新军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9日 10版)
    山童的牧场(摄影) 蒋新军
    囊谦的青稞熟了(摄影) 蒋新军

        【我的第一台照相机】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并不是很开心。背上行囊出发的上午,镇上的街坊们闻讯家家放鞭炮庆贺送行,我却愈发忐忑。十一年前那条街道,走起来真长。

     

        直到上了火车,我才松了一口气,窗外变化的景色告诉我,我即将独自面对完全陌生的北方,以及一个不太满意的学校。

     

        让我感到安慰的,是包里那台照相机。

     

        我哥上大学的时候有摄影这门课程,学生们统一买了凤凰牌的胶片相机,学了一阵,没毕业就顺手送我了。从装胶卷到调焦纯手动,也没人指导,就自己偶尔拿出来玩玩。这个相机成了唯一让我觉得跟自己选择的新闻专业有联系的物件。当时数码相机已经开始在学生手里流行,相比之下,胶片相机虽然笨重,但看起来显得高级。装胶片合上后盖“咔嗒”一声脆响,按动快门后的“咔嚓”声,听起来都是一种享受。

     

        除了洗照片的时候。

     

        高三暑假时我兴致勃勃地拍过一卷乐凯胶卷,带着院子里的小伙伴周骥一起,沿着万乡河,走到沙坪村,看到倒在河边的老树,就让周骥站上去当模特;看到田里的牛懒洋洋的,就走过去按一张;村里的老屋墙头雕刻着古朴的花纹,也凑上去拍下来。胶片的感光度是100,快门、光圈以及对焦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我手上没拿说明书,也就猜个大概。拍了30多张,还剩几张胶片,回到家让我妈站到天台上给她拍了一张灿烂笑容,然后拿到镇上给照相馆的唐伯伯,请他洗出来。

     

        我爸去取相片的时候,唐伯伯说,孩子这些照片大多数没拍上,只洗出来十几张。他收了一半冲洗费。我有点沮丧,好在妈妈那张照片效果不错,她很喜欢,说儿子最会让她笑。这是我第一次给她照相。

     

        再次冲洗照片是在大学校园里。

     

        那是到北方后第一场大雪,我在图书馆勤工俭学,正整理书架,听得外面一阵激动,一看,嚯,这雪片凶悍得很,不一会就把地面给盖上了。等我下班,雪已经厚了。舍友张锐是四川人,见雪也兴奋,呼朋引伴一起玩雪,我赶紧去宿舍拿上相机,大家一起拍照去!到操场,只见一片纯净,我们成了第一批“破坏者”,在平整的雪地上四处奔跑,张锐就势躺下,摆成个“大”字让我拍,同行的长发美女少不得拍几张雪地倩影。相机上的数字显示已经拍了38张,我尝试着继续拨动拉杆,居然还能动,就这样数字走到了42,我觉得奇了,这胶卷能多拍这么多张?

     

        宿舍楼下的冲印店在两天后给了我答案:“同学,你怎么把空胶卷给我了?啥也没有啊!”我脑袋嗡一下,使劲回忆,难道是装胶卷的时候就松掉了?怎么会呢?

     

        事实上,机盒里的胶卷一直没动,所以数字走到顶了拉杆也能转动,而不是卡住。唉,我浪费了朋友们多少表情呢。

     

        张锐很快有了一个松下牌的数码卡片机,但他不爱用。他说,我不喜欢拍别人,喜欢被拍,要不你就用这个相机把我拍好吧。于是他这个相机就成了我最常用的机器,我用它记录了大多数的校园时光。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打消了换到英语系的念头,坚定了继续学习新闻专业的想法。

     

        我没觉得自己对摄影多么在行,更没想过要以此为业。直到因为这点爱好走入报社后成为专职摄影人,我也没有添置过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相机,手机相机除外。我对于摄影专业有种畏惧,那种畏惧之后在前辈徐大爷的引导下逐渐被扫除干净,这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

     

        到青海省囊谦县工作的一年,我在当地的寄宿制小学开设了一个新闻兴趣班,摄影课是他们最爱的课程。他们不知道胶卷是什么,却对照片非常熟悉,多数孩子的父母都爱用手机拍照。我重点教会他们用图片传递信息,用相机记录校园内外的生活。走之前,我将一些小数码相机交给这些藏族学生,希望“第一台相机”能引导他们,去发现更多属于高原的独特魅力。

     

        相机是用“单眼”看世界,既能记录真实,也能呈现新奇。从摄影出发,我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第一台相机已经在老家的柜子里压箱底,一同积压的,还有那些并不存在于胶片上的雪地身影,以及迟早要被遗忘的青葱岁月。连接它们的,只有绵长的思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