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人们超越现实生活、追求理想生活的深层需要的理性表达,是人们对某种生活理想及其观念的高度确信和自觉认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愿景上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理想信念有其特殊含义,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这种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历经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考验和文化沉淀,已经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精神旗帜和力量源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策略,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坚定理想信念,应该研究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将国家与社会层面的理想信念在人们的心理层面落细、落小、落实。
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有两个著名的论断:一个是,“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另一个是,“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这两个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如今我们所坚守的理想信念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我们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从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心理出发,激活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明基因,实现理想信念与人们文化心理的深层共鸣、协调共振。另外,坚定理想信念,补足补好人民的精神之“钙”,也需要依赖一定的主观条件。这其中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等理性认知条件,也包括人格特质、情绪情感、行为动机等感性心理条件。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都需要关注他们的感性心理条件参与和影响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总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理想信念的科学论断,必须重视研究心理因素对理想信念形成的深层影响,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切实将理想信念转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行为依据。
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科学化就是按规律办事。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外在教育活动与主体内心接受的共同作用,是施教和受教的联结和统一。所以提高理想信息教育科学化水平必须既遵循教育规律,也遵循接受规律,二者缺一不可。但是以往我们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多集中于“施教向度”,重点在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下功夫,而忽视从“受教向度”研究把握受教育者接受的心理规律。这实质上就等于割裂了施教与受教的有机联系,把理想信念形成看作由教育活动单方面完成的任务,从而使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只有“教”没有“学”、只有传输没有接受的单向性活动。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在深化教育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的把握。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对理想信念教育而言,如果不能准确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和规律,不能有效破除理想信念形成过程的诸多心理障碍,再完美的教育设计也无法使心理上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个人树立和坚定相应的理想信念。
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关键在于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过程。理想信念的形成直接指涉信仰、价值层面的交锋性革新,是一种信仰、价值观取代另一种信仰、价值观的过程,常常伴随着不同理想信念之间的差异和冲突,集中体现为主体原有的理想信念与党和国家所要求的理想信念之间的价值间距和信念冲突。这是理想信念形成所面临的独特心理矛盾。从这种心理矛盾出发,理想信念的形成将经历“态度反应—观念养成—行为转化—人格塑造”等环节。把握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重要的就是把握这种心理矛盾在理想信念形成的各个环节的具体体现,破解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难题。具体来说,在“态度反应”阶段,关注人们面对理想信念形成的态度反应及其类型划分,研究把握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在“观念养成”阶段,立足价值观养成在理想信念形成中的核心地位,研究把握自我卷入、冷暖认知对观念养成的作用机理;在“行为转化”阶段,考量观念向行为转化的意向问题,研究把握行为意向、执行意向的形成和作用规律;在“人格塑造”阶段,围绕以理想信念为导引形成稳定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研究把握政治人格、道德人格的核心特质与规范作用。然后,再将上述心理要素放置在人们的心理场域之中,考察理想信念形成所需的心理环境创设问题,把握心理环境的核心特质、区域边界及作用发挥的规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