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近几年,国内红色旅游景点持续火爆。在长期的革命历史进程中,全国各地形成了大批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孕育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身着红军服装,瞻仰烈士陵园,参演革命戏剧——这些“流行风尚”正越来越多地“晒”在朋友圈中。国庆节前夕,各大红色旅游地区的住宿、交通等的预定可谓“人满为患”,国庆节期间也将持续升温。游客们纷纷以参观革命圣地、接受精神洗礼的方式迎接假期,在鲜活而庄严的历史陈迹中,体会特殊年代血与火的浪漫情怀。
有“数”为证。在今年的中秋“小长假”中,贵州省共接待游客377.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92亿元。素有“红色摇篮”之称的江西省,全省境内2344个革命遗址、旧址和纪念馆去年一年接待游客1.21亿人次,总收入飙升到1089亿元;著名革命老区陕西省,每年对外开放的抗战文物遗迹包括西安事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瓦窑堡革命旧址、洛川会议纪念馆等达500多处,年接待游客达千万人次;还有一些较为偏远的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也在持续攀升。巨大的旅游收益盘活了红色资源,各地也纷纷开设红色旅游专线,打造红色旅游区域联盟,形成了红红火火的“红色旅游经济”。
然而,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链条正如火如荼运转之际,相应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面对节假日期间火爆的红色旅游市场,景区的承载能力已经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山清水秀的背景之下,总有些不太对劲的“画风”。君不见,人头攒动之际,乱涂乱画、大吵大闹的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人来人往之余,导游宰客、骗子扎堆的违法行为也见怪不怪。更不必说“行路难”“如厕难”“讲解难”等老问题。原本是到革命老区一睹圣地新颜的群众,经此一役,反而可能心生顾忌,好端端接受教育的红色之旅,也难免沦为“花钱买罪受”。
究其原因,这还得归结于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在文化推广上“常识”的欠缺。一方面是旅游产业创新意识的缺乏。放眼国内,许多红色旅游景点产业结构很不完善,遑论合理,景点之间的关联性和延伸性相当薄弱,自然难发挥最大价值。某些所谓的革命旧址,不过是几副桌椅、数张照片拼凑而成,空间设计毫不考究,几乎谈不上体验性和启发性。从基础设施来看,“衣食住行”等旅游的配套产业不甚成熟,难以发挥行业间经济的聚合效应。仅是交通一项短板,就把许多偏远的革命根据地打入“冷宫”。而一些有人气的地区,往往又因为管理的不善而出现欺客宰客现象,于文化于经济,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红色旅游凸显出的不足,自然是当下中国旅游市场大题目中的一环。而问题的对策,也应当从大环境中去综合考量。红色旅游市场的日益活跃,与红色文化的成长不无关系,这就要求红色基因必须当代文化相融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地方的旅游部门若缺乏这一考量,恐难成事,反之则很可能“扶摇直上”。比如,作为福建省红色文化龙头的古田会议会址,经过旅游产业链的创新升级,从一个简单的会址扩大到包括协成店、红军桥、松荫堂等诸多旧址在内的古田会议会址群,每年吸引数百万的游客来此,心悦诚服地翻阅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
遍布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份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烈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我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下,人们愿意更多地回归传统,渴望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是好事。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旅游主管部门和文化宣传部门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让红色景点在规划上近人情,在文化上接地气,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时代的风采,让主流文化告别呆板的宣教,而能如春雨润物、细流涓涓,润泽百姓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