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我的战争》:

    反思战争 呼唤和平

    作者:高小立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6日 14版)
    电影《我的战争》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新作快评】

     

        电影《我的战争》选取了钢铁九连阻击、突围、攻坚三场战役,来再现抗美援朝这场保家卫国之战的悲壮与惨烈,体现以连长孙北川和全体九连战士为代表的“小我”,为了保卫祖国千千万万同胞这个“大我”而舍生取义的革命情怀。创作者通过强烈的画面对比、镜头语言的转换、现场感十足的战争特效等,深度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团圆、爱情等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再加上取材于巴金小说《团圆》,并定在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这天公映,给这部战争大片赋予了更多对“远离战争、呼唤和平”这一命题的哲学思考。

     

        由作家刘恒编剧的《我的战争》,几乎完全脱离了原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影片取材于《团圆》,更多是为了取原小说《团圆》的名字,其创作用意是以中华文化最看重的“团圆”二字反衬战争的残酷。战争意味着牺牲,牺牲意味着家庭痛失亲人的不再团圆。钢铁九连连长孙北川在牺牲的最后时刻,想的就是回家和妈妈团聚,最浪漫的是带着女朋友一起回家。这就道出了片名叫《我的战争》的深意——“我”的牺牲正是为了无数家庭的团圆,无数恋人的浪漫。该片塑造的小神仙这个角色,就是为了诠释团圆而设置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孙北川让他照顾文艺兵,其实是避免他的牺牲,父亲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是让他能活下来,在护送完文艺兵返回战场时,战友奋力推开他点燃炸药包和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是为了让他脱离险境,这一切都是为了影片结尾小神仙伤愈回国在站台上与孟三夏的那个相拥。这个拥抱,寄托着无数像孙北川一样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士对于团圆的渴望。从这个层面来讲,该片对于巴金《团圆》的改编用另一种方式做了很好的诠释,使得“团圆”一词在战争叙事中有了强烈的正义色彩。观众带着今天团圆的幸福走进影院时,也多了一些思考和启示。

     

        影片一开始,从告别的站台上到行进的列车里,无论是美丽可爱的文艺兵,还是九连这些做梦都想回家娶媳妇的阳刚小伙儿,处处洋溢着充满生命律动的活力。刹那间,镜头一转,美军开始对运兵列车狂轰滥炸。凌厉且毫不拖泥带水的剪辑风格,瞬间将观众拉进残酷的战争现实。即便是久经沙场的九连连长孙北川也无不感叹,美国人不好对付。此时的画面是炸塌的大桥,千疮百孔的列车,萧瑟寒冷的荒野,高地美军冰冷的机枪,还有那些还未来得及走上战场就牺牲负伤的战士……这种张力十足的镜头语言贯穿整部影片的战争场面。如果说前两场阻击、突围战役着力刻画了九连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事迹,凸显了英雄主义情怀,那么最后一场攻坚战的视角更加宏阔,从战前动员的慷慨激昂,到发起总攻时的万炮齐发,再到漫山遍野冲锋的战士和近距离坑道战,它全景式地展现了包括九连在内的集团部队攻占537高地那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就像孙北川所说,这场战斗,或许就是我们很多人的分别之战。影片在惨烈的战争情景和鲜活的人物刻画中,传达着主创的情感诉求,契合了观众的情绪宣泄。

     

        从影片九连战士和文工队女兵的人物设置上可以看出,该片战争叙事加爱情叙事的策略非常类型化。三场战役紧张激烈的战争戏是叙事主线,然后以九连连长和文工队队长之间的爱情叙事作为缓冲。孟三夏开始对同为四川老乡的孙北川有点讨厌,后来却逐渐爱上了这位耿直勇敢的军人。这种情感转变,使这部贯穿战争惨烈基调的影片有了舒缓的余地和情节上的节奏感。某种程度上,这些文艺战士寄托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九连战士对于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而影片通过鲜花般美丽的文艺女兵从胆怯的弱女子变身为意志坚定的战士,也表现了战争中女人的蜕变,她们手中一枚枚扔向敌军的手榴弹就是见证。《我的战争》还描绘了战场上的父子之情、父女之情、战友之情。如果说,该片震撼观众的是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那么打动人心的则是这些沉甸甸的情谊。

     

        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一举奠定了新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大国地位,使我们获得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机遇期,每个中国人都不能也不应该忘记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这部影片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思想性及现实需要,都来得正是时候。正如影片所表现的,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我们不怕也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即使在和平时期,我们也要时刻不忘战争忧患,真的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赢。

     

        (作者系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