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8日 星期日

    “别离”后能否迎来“成长”

    ——电视剧《小别离》原著作者鲁引弓谈“留学低龄化”现象

    作者:本报记者 李蕾 本报通讯员 刘杨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8日 04版)

        【聚焦留学低龄化】

     

        改编自鲁引弓同名小说的《小别离》作为第一部直面中学生留学热话题的国产电视剧,重点表现了三个家庭在面对“要不要出国”“出国要付出什么代价”“美国的教育一定强于中国吗”等问题时完全不同的想法和行动。这些极富代入感和启发性的故事,引发了各界对教育问题的热议。除了家长、青少年,甚至还包括各种教育机构、地产中介等等,各有各的角度,可见教育从来不只是教育的事,它管窥整个社会生态。对于这一现象,鲁引弓说:“就像这个时代众多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一样,当下席卷中学教育领域的‘留学潮’原因也是如此,不可轻易做出价值判断。因为你不可轻视众多家庭做出这种选择中的理性、情感因素,他们必须郑重其事、反复思量,因为孩子代表每一个家庭的未来,而正因为此,其中的纠结和‘别离’更让人沉思。”

     

        就“留学潮”具体原因而言,鲁引弓认为,这其中包括以“应试教肓”为特征的选拔模式带来的压力,也包括成长氛围能否培养孩子心灵从容、能力多样性等,还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少年成长阶段令人操心的细节……“我觉得单说原因,很难归纳全面,因为各有各的忧心处。如果将时间作为一个坐标,把历史中几次‘留学潮’即詹天佑时代、20世纪50年代留苏、80年代留学热和当下的‘低龄就出发’放在一起考察,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相比之下,这次家长们在纠结中让尚未成年的孩子背井离乡、远赴重洋,好像更多了几分骨肉分离之苦和对未来的忐忑迷茫。《小别离》想写的就是这种新信息。”

     

        在鲁引弓看来,与所谓的出人头地等概念相比,这一代父母中的多数人在历经这二三十年的转型期后,更看重家里唯一的宝贝能多点快乐,有一个从容成长的青春期。因此,他们试图为孩子在当下已有的教育环境之外,提供更多选择。这个诉求很清晰,但路径很模糊。鲁引弓认为,任何一种成长都有风险,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是在一种不断趋热的潮流中,人容易忽视自己的特质,被潮流挟卷,从而在某些角度上对自己缺少了一点理性观照。那些小小少年在青春期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即被置于一个需要自控力、独立性的自由空间里,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能否顺利过渡、适应,这与青少年个体不同的个性、懂事程度等有关。比如,他们除了需要尽快适应全然不同的校园文化之外,还往往需要适应住家、社会方面的文化冲突。无论如何,对于心理成长期的半大孩子来说,都是挑战和磨砺。经受住考验的那些懂事孩子,长大后可能特别有承担力,能扛责任,吃得了苦。即便如此,其心理上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自小远离祖国、家乡和家庭,可能会造成他今后与父母关系的疏远淡薄以及自我身份认定的困惑等。“对于这其中的悖论,我们无法不动容。这种成长的风险更需要我们思考这一让众多普通家庭参与其中的热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让他们‘转身就走’,一个个身影对中国教育、成长环境的提问在哪里,我们能够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又在哪里。我认为讨论这些内容,比单纯地讨论‘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什么孩子适合留学’的问题更有意义。” (本报记者 李 蕾 本报通讯员 刘 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