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这代表火星上没有氧气。”9月17日,在北京奥体公园的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庆典广场上,每年全国科普日都会准时出现的多个帐篷再次整齐排列。在“世界科技园”这个帐篷内,一群黑头发、黑眼睛的小朋友正团团围住一个金发碧眼、颇为精神的帅小伙,他是来自法国太空城的科技教师,正在用一个盛着白色粉末的透明圆盆来演示火星的情况。孩子们听不懂他说的法语,但却通过演示和视频,跟着他“穿越”到火星。在看到放进盆里的蜡烛突然熄灭后,一个穿着红黑格子衬衣的“小天文发烧友”还自觉充当了讲解员,他对旁边的小朋友说:“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火星上没有氧气,因此蜡烛不能正常燃烧,就熄灭了。”
“趣味性和国际性是今年活动的突出特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晓勘说,今年的活动包括第六届北京科学嘉年华、炫彩科普中国和在中国科技馆内举办的以航天内容为主的互动展览等板块的科普活动。在第六届科学嘉年华20000平方米的展示区域内,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近300项科学互动体验项目将带给公众“品味”科学的乐趣。
炫彩科普中国展区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展现科普中国品牌,展示科普信息化建设成就的展区。在这个帐篷内,由光明网主办的以军事为主题的展厅人头攒动。来自北京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的小学生王语乐在排了一个小时队后,终于体验到了VR战机飞行。他不仅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战机的飞行状态,还完成了一个营救队友的“军事任务”。“感觉特别刺激,超好玩!”他说。
“喷水”就能点燃蜡烛,这是北京化工大学与英国皇家化学会科普中心在一起合作展现化学的魅力;在充气帐篷内观看迷人的星空,这是北京天文馆在使用流动天文馆普及天文知识;站在月球上与嫦娥三号合影,这是中国科技馆内的航天技术互动体验。
每一个展区都人流涌动,有父母带着孩子,有子女带着老人,有青年人携着伴侣。从2004年以来,12年间,全国科普日已经成为一场科普的饕餮盛宴,北京主场活动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这里虽然不是景点,但科学的奇妙却如同最美的风景,将人们牢牢吸引。 (本报记者 詹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