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3日 星期六

    地方媒体转型进行时

    作者:陈庆国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3日 11版)
    走向常态的融合新闻报道。贾亦真摄/光明图片

        这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把握、适应融媒体变革态势,寻觅一些规律,找到可操作的创新方法、手段,不仅是个理论务虚,更是一个实践课题。作为一名地方媒体主编,有形无形的压力总在肩上,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研判大势和找准着力点,在策划流程再造、采访编辑培训、栏目节目深耕上下功夫,落细、落实、落小。

     

    再造采编流程 强策划重两头

     

        “中央厨房”概念,已成为近年来传播界的高频词。通常指内容编辑为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变“一次利用”为“多次发布”;同时,记者编辑向“多栖”转变。如果说“中央厨房”是个扁平化的运作系统,那么新闻主编就是“大厨”,要将“菜品”做出特色和品质。

     

        探索:我们探索以大编辑部为龙头,各栏目、前后期负责人为编辑部成员,进行整合。每周确定一批重点选题,实施跨栏目的项目化运作。在各栏目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创设“快报”形式并纳入客户端,初步形成以新闻策划为抓手,以新闻栏目为重点,以新闻源和分众开发为两翼的运行态势。比如今年洪灾时期,一场突发的雷雨大风袭击本市三个乡镇,造成200多间民房倒塌、受损。由于风雨交加,分布凌乱、广泛,灾情一时难以准确核实,一时谣言四起。编辑部立即调度附近的记者,赶赴三个现场和应急指挥部,手机拍摄和传送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和更新权威信息,前后期记者、编辑、播音打破常规,整点综合播出、随时跟进动态,重点把握人员伤亡、受灾程度及应急救援指挥,同时及时向省市台传送最新状况,构筑抗灾救灾最及时最有效的信息高地。

     

        启示:受众在哪里,我们策划的落脚点就在哪里。坚守阵地,而不囿于一隅。对受众,需要把握舆情,引领导向、凝心聚力,关键是深入社会、做群众的知情人、贴心人,运用好群众的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事具体说,急事及时说,难事有效说,善事争着说。

     

    运用故事手法 强再现重过程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讲的都是事物的差异性、变化性。五彩缤纷的社会,在我们时政记者的笔下、镜头中,有时变成了概念的演绎、枯燥的陈述,面目可憎,经济报道尤为突出。其实,企业也是会呼吸的生命体。如同人的成长、生病甚至死亡一样。因此记者从采访开始,就要擦亮发现美的眼睛。

     

        探索:现在,我们逐步形成“1个主题+2个故事+3个反作用”模式。“反作用”,指事件的进一步影响范围、程度,包括微博、微信互动;变万能视角为有限叙述;变时间顺序为逻辑顺序,以因果关系结构篇章。对于需要概述性的、数字式的,尽量使用图表、字幕,防止“一带而过”。一些本身就有故事的民生新闻,则在事件的悬念、变动、添加上,多动脑筋,从导语到标题力求趣味性、新鲜感。改进过去用采访代替过程的懒汉做法,同时把录像照料、电视等其他的表现元素主动运用好。

     

        启示:融媒体时代,情景化、可视化的呈现已是趋势。在这方面,年轻人受到的感染多、启发大、兴趣浓,他们经常巧妙地将背景、过程、反响,通过微博、微信及时分发,继而广播、电视再跟进报道。通过专业的实践,来锻炼提升作为新闻主编“讲好故事”的能力。

     

    增强评论素养 强引导重建设

     

        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似是而非、博眼球的“八卦”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挑战了政策、法律与道德的底线。需要我们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牢记责任与担当,强化调查与监督,发出媒体建设性的意见,以期打破简单、平面和僵硬的传统新闻模式。

     

        探索:近年来,尤其是去年,本市大规模推进农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二十多万亩,占全市农田的40%以上。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也是新农村发展的方向。但是,一些工商资本在介入农业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我们一直予以跟踪,并连续刊发系列评论,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指出家庭农场已经进入新常态,需要因地制宜,补齐服务体系短板,在观众和网友中产生了强大的震慑效果。平日里,我们也结合各个栏目的定位与选题,鼓励和倡导记者和编辑动笔,围绕新闻主题进行评论,一线记者小切口、短篇幅,有感而发;后期编辑,尤其是民生新闻栏目,则结合方言特色,在“说”新闻的过程中保持平实风格,可谓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且拿捏得当。

     

        启示:评论的背后,是话语权的争夺,是深度的追求,是激情与操守,蕴含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长期以来,记者疏于写评论,编辑害怕写评论。改变现状,主编义不容辞。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人的代入感不断增强,情怀和格局更加凸显。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不断寻觅、前行,总能打开一个新的视角与窗口。

     

        (作者系泰兴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中心副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