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2日 星期五

    重回节日仪式现场

    作者:陈佳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2日 16版)

        【雅意生活】

     

        谈到仪式,人们很容易想到茶道。时间控制、流程安排、动作要求、言谈对答等,各种规矩在茶道里不胜枚举。这些规矩传递出来的,恰恰是强烈的仪式感。

     

        仪式的源头应该追溯到古老的祭祀。在盛大的宗教仪式中,人们将虚拟的事物视觉化,通过神像寄托希望,寻求安全感,流程越繁杂就越让人觉得神圣。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仪式逐渐变得种类繁多,从人的出生、成人、结婚,到众多节日,仪式成为社会生活中彰显庄严性、重要性不可或缺的方式。

     

        仪式感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表达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作为生命符号,传统节日体现出生命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生命精神与和谐大同的审美理想。几千年来,中国人用历史故事传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相处之道,并且将这种精神理念物化为各地不同的节日仪式,如春节的祭祖、贴春联、放鞭炮,清明节祭拜先人、踏青,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熏苍术,中秋节的赏月、团聚等等。

     

        节日中特殊的仪轨需要特殊的身体动作来实现,如春节舞狮舞龙、磕头叩拜等,中秋节赏月、拜月、吃月饼等,这些仪式动作具有特定的规律和姿势,和日常生活大不一样,引导着人的精神和记忆感官获得不同以往的体验。仪式动作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使得仪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人们在参与和观看仪式的过程中,也因此受到强烈的审美熏陶。

     

        科技让人们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但节日的仪式感也随之在无形中衰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出家门便能观看其他地方的节日活动,节日信息铺天盖地,节日文化仿佛普及了,但节日的味道却变淡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仪式感的缺失。美学家舒斯特曼认为,审美应该涉及具体生活,尤其是应该包含鲜活的身体经验,不能将审美从生活中隔离出来,作为纯粹的形式游戏。节日的特点,就是有真实的仪式、真实的情景,通过这些仪式,人们能获得鲜活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去超市买粽子,可以在电视上看赛龙舟,但这些都无法与深入节日仪式现场相比,亲自制作粽子,现场看龙舟赛带来的强烈审美体验是看电视、发微信远远无法比拟的。

     

        生命力没有任何地方比在节庆的历史中有更明显的表现。人们把对生命的认识、对环境的探索、与自然相处的法则,投射、变换成传统的节日仪式,并在仪式中不断确立自己生命和信念坐标。人们需要仪式,也需要仪式感,需要在身外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在仪式中,人们会感觉到身边的物质世界与心中的信仰世界重叠。仪式也给了一个人实现与他人在心灵上同一的可能。通过特殊的器具、特殊的行为和特殊的程序,仪式将个人的意识中某一部分,与这些文化符号上附着和寄托的观念同一,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端午龙舟赛、国家公祭日活动的仪式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仪式对人们归属感、认同感的凝聚和塑造。

     

        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凝聚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时,我们不妨从传统的节日着手,发掘节日的仪式之美,提倡回到节日的仪式现场,在仪式中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