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昆山:让外来工子女上学不再难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阳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1日 05版)

        随着江苏昆山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大量涌入。数据显示,目前昆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2万人,其中昆山籍学生仅占37.6%,新市民子女接近三分之二。

     

        近年来,昆山平均每年净增18000名学生,增长率为11.8%。入学政策放宽后,外来人口子女增长尤为明显。如何让随迁子女享受教育公平,成为昆山近年来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积分入学,解决孩子上学问题

     

        最近,外来务工人员饶先桂领到了女儿的积分入学公办学校准入卡,孩子终于可以在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读书了。

     

        “虽然没房子,但我们在昆山工作时间长,社保、计划生育、遵纪守法方面评分都很高,孩子校内排名也在中间段!”饶先桂表示,积分入学政策充分考虑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方方面面,让她感到“自己对昆山八年的贡献受到了重视”。

     

        积分入学制度的大背景,正是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后,随迁子女对学校需求的增高。目前,昆山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学位数在4.5万左右,本地户籍报名人数为2.7万人,新市民子女通过积分初审的为2.3万人,显然超过了总容量。

     

        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昆山市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昆山全市开工建设学校项目134个,总投资69亿元,新增学校83所,新增学位9.3万个。

     

        “昆山去年学生增加了24000人。如果造小学,设8个班每班50个学生,一个学校2400个学生,要新增10所学校。如果是初中,只有3个年级,则要增加20所。”昆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无奈表示,“昆山每年造的学校很多,但学生增速更快,还是满足不了。”

     

        教育资源紧缺,更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统一规则,来实现有限的教育公平。昆山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推出了积分入学制度。根据规定,新市民积分包括房产年限、专业技术职称或文化程度、参保年限、计划生育、遵规守法五项指标,积分总值为各项指标加减得分之和。

     

        对满足积分要求但积分较低,未能取得公办学校就读资格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该办法提出了“统筹入学”的要求,由昆山市教育局和各区镇,尽可能安排学生到民办学校就读。

     

    创新模式,让民间力量加入进来

     

        广泛发动优质民间力量参与办学,成为缓解昆山教育资源紧缺之困的另一个重要抓手。

     

        投资近1亿元建设的昆山夏桥小学,是一所民办学校。1.9万平方米的教学楼里,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设备齐全。这打破了人们对民办小学教学设备简陋的固有印象。

     

        2014年9月启用的夏桥小学,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所有搬不走的东西都是政府买的,每年42万元租给我们办学。”董事长李丰介绍,“经过近两年运营,如今48个班里,每班有56个学生,都已经满员了。”

     

        这种“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力量运营、群众普惠受益”的公建民营办学模式,开了昆山市义务教育改革的先河。

     

        如果走公办模式,夏桥小学仅第一年招聘教师、购买教具等费用就要高达上千万元。但政府建设校区“筑巢引凤”,引来民间办学力量的方式,可以使办学者降低成本,腾出资金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不可能有机会‘坑蒙拐骗’。”李丰风趣地说,“公建民营”学校的所有权归政府,运营权归承办方,定期续签合约。合约期间,政府“放手”让承办方自主运营学校,但承办方需接受政府监管。

     

        据了解,目前昆山拥有包括“公建民营”在内的9所外来工子弟学校。为了扶持民间办学力量,2011年颁发了《昆山市扶持外来子弟学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安排1000万元,实行专款专用,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外来子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2014年,专项资金增加到了2000多万元。

     

        “考核合格才有奖金。办不好非但没有奖励,如果出现违规办学、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还可能取缔学校办学资格。”昆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想要实现教育公平,除了改善硬件水平,师资素质和管理水平也要跟上步伐。

     

    上门送资源,建立教育共同体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各自喜欢的颜色创作一幅画。”在一所民办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英语老师正用多媒体设备与学生们互动。

     

        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响应。同样的课程在昆山公立学校青阳港实验学校,已由学校英语学科带头人李莉上过一遍。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通过昆山智慧教育平台已经完成了“传帮带”。

     

        昆山智慧教育工程于2013年启动建设,老师可以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完成教学计划创建、教学设计、辅导答疑、布置作业以及“精品课”共享等。

     

        除了网络共享,2013年昆山市教育局开展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上门送教”服务,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组成“教育共同体”。“五所公办学校携手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每个公办学校出一名校领导,轮流到民办学校值班,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提升、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输出经验。”昆山市教育局教技室主任赵卫兵告诉记者,共同体每年举办各类活动近百次,参与活动的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师有上千人次。

     

        昆山还将9所外来工子弟学校纳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综合考评范围。对于考评优秀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督促、鼓励外来工子弟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一系列举措,让全市外来工子女教育充满活力。

     

        此外,昆山市还通过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引入民间力量办学,试图从根本上缓解教育资源紧缺状况。目前,昆山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100%。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教育公平,尽量让包括170多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在内的所有昆山人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昆山市教育局局长金建鸿说。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