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全景记录泉州人文历史

    ——编纂《泉州海丝史话》记叙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1日 05版)
    《泉州地情丛书》两套11册。高建进摄/光明图片

        【以史鉴今·地方志的故事】

     

        福建泉州是一座蓬勃开放的城市,即使走进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办公楼层,你也能从厚重与宁静之中,找到那份蕴含在深处的活力。他们历时4年编纂的《泉州地情丛书》两套11册,一改方志著作曲高和寡的局面,在图书市场颇受欢迎,不但成为当地学校、社区的普及读物,更成为许多市民的枕边书。特别是其中的《泉州海丝史话》,更是引起读者强烈兴趣。

     

        讲起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丛书总编、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惠评说,这套《泉州地情丛书》,就是要以通俗的文字梳理介绍泉州深厚丰富的文化历史,“让泉州的文脉流传下去,在社会上发扬光大”。

     

    让读者“触到”泉州历史

     

        语言活泼生动、内容图文并茂、装帧淡雅精美,摆在记者面前的这两套《泉州地情丛书》,让人忍不住开卷一读。

     

        泉州是一个文化传奇。这里是“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文化宝库”、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人文景观、史闻掌故在当地俯拾皆是。《泉州地情丛书》用通俗风趣的笔墨,介绍了泉州的历史名人、名街名巷、神话典故,阐述了当地科技、经济、戏曲的历史渊源。

     

        翻开其中的《泉州海丝史话》,一幅清晰的泉州全景图扑面而来。这本书把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历史遗存串联起来,从港口到交通,从海关到贸易,从造船到航海,从商贸到宗教,从文化到民俗,娓娓道来,使读者在探寻历史时,感到津津有味。

     

        “泉州的历史文化是触手可及、随处可见的。我们的这套丛书,就是要体现当地文化历史的‘可见、可亲、可用’。”《泉州地情丛书》副总编、执笔、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许晓松说。丛书从选题到文字,都努力遵循读者的阅读趣味,全书明白晓畅而又立体生动,力图让广大读者从字里行间“看见”那些斑斓多姿的名人轶事、真实久远的历史典故、岁月留痕的遗迹遗存,使泉州的历史人文变得触手可及。

     

    史家的传统与职责

     

        “这些文字、图片都是用脚‘走’出来的。”摩挲着面前的丛书,脸庞黝黑的许晓松这样说。

     

        泉州历史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灿若群星,光是现有的世界级、国家级“非遗”就有3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市级文保单位达数百处。为了编好写“活”这套丛书,张惠评、许晓松数年来通力合作,用“脑”打开思路,用“脚”丈量文字。

     

        “首先在选题上,我们不但要忠于现有的史料,还要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发掘埋藏在历史尘埃下的史料遗迹。”张惠评举例说,为了写好《泉州海丝史话》,他们不但参考了50多种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论文著述,还用史家的眼光去挖掘尘封的史料。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古代泉州外贸的主要商品有瓷器、丝绸和茶叶。但我们发现,手头上有关茶叶的史料比较少,几乎不能整理出一章文字。但史家的直觉告诉我们,泉州作为历代的茶叶主产地,这方面的遗存应该不少,只是还未曾被今人发现和了解。”为了探寻古代海上茶叶之旅,许晓松走访了泉州的各个茶叶主产地,在大海捞针式的探访中,终于在南安县莲花峰前的一座石亭周围,发现了众多古代茶叶外贸的遗存。“这里有东晋留下的石刻,有唐代诗人的诗歌等。当地所产的茶叶被称为‘石亭绿’,清朝时期驰名中外,甚至不少英国商人都来这里买茶。”许晓松感慨,这种用脚得来的“发现”,虽然辛苦,但绝对幸福。

     

        “在探寻的过程中,令我感动的还有泉州人对历史文化的珍爱和自豪。”许晓松说,为编写丛书,他经常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了拍摄古代名巷万厝埕的照片,我数次到巷子对面一位老人的家中。老人不但打开家门热情地接待我,还和我如数家珍地谈起万厝埕的名人典故。那一刻,我觉得,泉州的历史,不但活在书本上、古迹里,更是活在老百姓的心里。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保留下来,尽到一个史家的责任。”这位为了编写方志史话,晒黑了脸庞、患上了白内障的汉子如是说。

     

        在张惠评看来,编修地方志也是出于“史家的责任”。张惠评告诉记者,泉州人有“海纳百川、爱拼敢赢”的性格,也有修史的传统。历代泉州人在各地为官期间,就修了390多部史志,包括《敦煌县志》《闽书》《三山志》等。他说,近年来,泉州市方志委以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探索出日记、月志、年鉴、志书“四位一体”的地情资料保存机制,就是为了秉承前人的史家传统,为这座历史名城尽到“存史、资政、教化”的职责。

     

        (本报泉州8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