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
从全球来看,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创新成为竞相追逐的“赛场”。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力经济体第25位,较前一年上升4位,成为第一个跻身25强的中等收入国家。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创新这场国际竞赛中显然不可缺席。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创新呈现出怎样的态势?面临哪些困境?未来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1、创新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数据】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增长61.8%,电子产品尤其是信息化的电子产品、环保产品、航空航天产品、机器人等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7月工业机器人当月增长超过30%;“互联网+”加快推进,网上零售额1—7月增长27.5%,这是在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长基础上的增长。
“从7月份的指标数据来看,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这些领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
从产业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7月份增长12.2%,比6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从服务业来看,高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6月份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
“中国经济领域的创新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我国在一些重大科学研究上的创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在技术、商业化运营方面的创新也颇有成效,比如我国在航空航天、高铁、核电等领域取得了多项专利,拥有成套技术装备等。
同时,我国新经济正在成长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形成。华为、中兴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其产品在全球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网络消费平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创新之花”已在全国多个地区“绽放”——
上海大力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四新”经济发展,计划“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20%左右;
合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智造”水平,并以产业创新培育“发展引擎”,以协同创新跨越“死亡之谷”……
然而,虽然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专家指出,加快培育新动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依然迫在眉睫。
张建平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处在复苏乏力状态,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而中国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同样非常艰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中国必须要从过去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切换到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推动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如果不能实现创新驱动,那么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将变得非常高”。
2、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案例】
燃气轮机被称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但目前我国在高端燃气轮机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依赖进口,成本及维修费用高昂。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春青说,预计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小型燃气轮机相关产品将投产使用,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
另外,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
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82项具体评估指标中,中国在高科技出口比例、知识型员工等10项指标中全球居首,但在监管环境、高等教育、单位能源产生的GDP贡献量等指标中排名靠后。
对此,专家表示,要客观理性看待全球创新指数,尽管我国的排名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我国经济总量和创新发展的需求相比,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创新领域面临的问题很多,尤其是集中在体制机制方面。”张建平说,各种行政审批、串联式审批,导致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市场活力。而且现在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基于诚信的市场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压力较大。另外,在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减少税费、增加更多孵化器等方面,国家仍然有很大的投入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3、“乘数效应”助力动能转换
【目标】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未来我国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经济》杂志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通过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新生经济体制,加速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创业创新构成了新生经济的三个层态。”郭夏认为,高科技创新是新生经济的“高端层态”,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层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构成了我国新生经济的“基础层态”。
郭夏建议,要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常态经济的“含新量”,让中国经济具有更高的创新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在张建平看来,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要通过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推进简政放权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让企业拥有更大的创新动力,构建完整创新链条,充分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培育新动能。
张建平也提醒,创新和创业其实依赖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完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更加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总之,要通过新一轮的开放,倒逼国内改革进程,让市场能够充分、公平竞争,以竞争带动创新,从而让我国的创新能够持续下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张建平说。
(本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