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

    课程改革,推动职教突破发展

    作者:佟婧 王为正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30日 15版)

        【职教研究】

     

        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不仅是今后较长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而且也是建立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从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起,经历了“拿来主义”“国外经验的本土化探索”和“创建中国特色”三个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一直推动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新的职教发展阶段,仍不断为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

     

        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建设,更重视教育供给端的质量与效率,这意味着: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观的转变、课程标准体系的建立、课程类型的整合以及课程内容的延伸与创新,都要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转向“人格本位”的课程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观基本走的是“技能本位”的路线。表现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要求的能力越来越快,但是出现了专业知识自主习得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使学生成为适应激烈国际竞争和应对各种挑战的人才,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必须发生转变。“人格本位”的课程观是“技能本位”课程观的提升,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摒弃功利性目的,回归教育的本源,将“做人”“做合格职业人”放在首位,强调“软技能”的培养。软技能弹性大、延展性强,是一种符合多种职业要求的一种共性的、基础的迁移能力。此外,软技能的另一层内涵是指包括职业意识与职业精神的职业能力,强调人格的健全与完善,而不只是具有职业技能的单面工具人。因此,课程观“人格本位”的转向,是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伦理、交流能力、合作精神等多种要素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更适应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完整人格的培养为最终目标从而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德育网络,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

     

    建立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体系

     

        尽管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但实践中我们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核心任务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课程建设行动多半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佐料”而不是“主餐”。主要表现在对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过多地投入课程资源库的开发,而一直缺乏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这就导致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行为不规范,专业建设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得不到保障,即使其他方面的课程开发进行得再深入,也是一种没有根本依据的行动。由于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开发与实施从理论到技术上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国家政策平台的支持。一是组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国家团队。二是编写符合国家专业课程标准的示范精品教材。三是,建立人才及岗位需求的大数据库,动态发布技术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变化的状态数据,作为标准开发与实施的技术支持。

     

    推进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深度整合

     

        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不仅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的应然选择。我国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对未来职业人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独立的职业能力,还需要具有全局视野的综合能力。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职业教育政策与法律保障体系亟待完善。以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为例,国家政策法规层面缺乏对企业利益的考量,缺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外在法律约束力。二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习惯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职业院校的目的与功能,把职业教育看成是谋职的手段,更注重职业课程的学习。这就导致学习者学习学术课程的动机不高,漠视学术课程隐含的价值。由此,为推进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的深度整合,一是要完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以及职业教育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二是,必须建立学术课程教师与职业课程教师的协作机制,通过团队交流、课堂互换、教学互助、体制机制保障等培养教师“双师型”的视野,促进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彼此融合以及新型综合课程的有效开发。

     

    利用大数据平台丰富与创新课程内容

     

        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的大数据时代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新契机、新路径、新思路以及新平台。如果能够将这次大数据浪潮作为一次腾飞的时机,将大数据的理念和思维引入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大数据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拓展与评估等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一,大数据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提供了新的路径。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协作组织相比,借助大数据平台开发的课程,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与时间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学习者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在线学习全球职业院校开设的网络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网上优质课程,实现符合自身职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学习。职业教育也应尽早引入微课、MOOC以及翻转课堂等形式,提高职业教育课程的丰富度与创新性。改变二,大数据为职业课程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数据可以帮助推动相关国际职业课程联盟、促成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等课程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共享。从公益性角度来看,我国的职业院校的优质课程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提供的教学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该校的优质课程资源与成果,使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和其他学习者共享优质资源,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总之,职业教育的课程发展也应意识到,谁能率先实现大数据的应用与转化,谁对大数据的挖掘更为深刻,谁就将抢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先机。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