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大国形象的历史记录

    ——读报告文学《大国担当》

    作者:方伟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2日 13版)

        【新作过眼】 

     

        2014年春天,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暴发埃博拉疫情,数以万计的生命惨遭吞噬。这是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后40年来最广泛、最复杂和最严重的一次传染病病毒大暴发。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学分级中级别最高的四级,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凶猛的病毒之一。危难时刻,中国挺身而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作为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临危受命,紧急抽调了多学科专业人员,他们直面生死、忘我工作,始终坚持零距离观察治疗,以精湛的医术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感人肺腑的生命拯救。

     

        援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医疗队队员王锦秋、洪建国,在疫区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次深入埃博拉病房采访患者、中塞双方医务人员等,积累了大量素材,历时一年多时间创作完成了39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担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纪实》(时代文艺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来的文字”,也是援塞抗埃医疗队用生命和汗水写就的英雄史诗,是新形势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精神和形象的历史记录。

     

        本书采用现场纪实的非虚构文学表现手法,收录了大量采访素材和一线场景资料,从埃博拉病毒写起,以危难时刻“中国来了”拉开救援序幕,真实记录了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于2014年9月16日至2015年3月21日先后派遣三批医疗队前往塞拉利昂,执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治任务,圆满完成人道主义救援,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赞誉的整个过程。作品着重讲述了首批援塞医疗队在疫区如何“杀出一条血路”,第二批援塞医疗队在疫区如何“坚守主阵地”,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在疫区如何“抢夺制高点”,处处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历史担当。历史永远会铭记这一伟大壮举,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卫生援外行动,体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

     

        这部作品里,有来自一线人员的口述实录,有每个危急的日日夜夜发回的简短通报,有写给亲人的生死家书,有队员留下的珍贵日记,有各种现场图片。也有伤痛、恐惧、喜悦和磨难,有难以割舍的温情、亲情和友情,更有超越地域、种族无私无畏的爱和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残酷战斗中,每一处细节都是危险相随、生命相系,一切都是因为国家使命的召唤,那正是军人至高的荣誉。

     

        在创作手法上,《大国担当》不拘一格,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比如有“来自一线的报告”“一问一答式访谈”,把队员们援塞抗埃的经历和感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本书图文并茂,真实反映了援塞医疗队队员在塞拉利昂工作的方方面面。这里有紧张的救治,他们凭着专业技术和人道主义精神在生死线上与埃博拉顽强搏击;这里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他们锻炼身体,举办文艺活动;这里有严肃的外交活动,他们有理有据有节,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

     

        正如有读者评价说,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拯救世界。而很多队员们在谈及这次救援行动时,虽然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已溶入血液之中,但他们却不敢也不忍再去回忆,其中的残酷可想而知。实际上,很多人对那次人类健康史上的巨大灾难——埃博拉疫情还是陌生的。这部作品的问世来自于两位亲赴一线作者的努力,只有作为亲历者才有着如此生动饱满的激情,才有着这样深刻入骨的体验,才能有这么强烈的使命感,全景式展现和还原这一段令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历史,并将这段记录载入史册。

     

        (作者为时代文艺出版社北京编创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