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人见人说话”,是一种自然反应;人见人如何说话,是一种文化。说话是一种仪式,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人们如何说话,如何传情达意,如何让“声音行为”举止有度、张弛得体,如何体现语言在社会群体交往中的文化力量,需要我们对语言这一口头沟通方式进行深入探究。语言民俗文化研究专家黄涛最近推出新著《中国礼俗语言与传统文化》,这是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礼俗语言特性的理论著作。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儒家礼教文明影响深远。除了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献、《幼学琼林》、《弟子规》等读本的伦理规训外,还有一整套日常生活中的礼俗语言。礼俗语言是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礼俗精神的重要表达。传统中国由于生产方式与生活环境的原因,形成了浓烈的伦理意识与人情传统,伦理意识与人情传统成为礼俗语言的基本内涵。
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知根知底,见面必打招呼。如何相见,如何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关怀,有一套见面的习语。在日常社交礼俗中,人们秉持的是自卑尊人的原则,对于长辈自然是以尊敬的语言表达敬意;对于平辈人,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尊称对方为兄长,称为“仁兄”“学兄”等。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族社会,亲属制度严密,亲属关系复杂,亲属称谓语言发达。黄涛在《中国礼俗语言与传统文化》中有三章讨论亲属称谓,从宗亲与村落宗族文化、外亲称谓与“走亲戚”、拟亲属称谓与“拟亲缘”社交伦理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基层社会亲属称谓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中国传统礼俗重视亲属称谓,对于尊辈最忌直呼其名。在中国,内亲外亲、堂亲表亲、辈分长幼,如何称呼一清二楚,如二大爷、三表舅、四姨妈、五阿哥、六表妹,各如其分。
如果亲戚邻里家有喜事,人们见面必定道贺,道贺有一套礼仪习语。如家中添丁进口,是民俗社会的大事,亲戚邻里都会热情关注,初次见面必定恭喜。在湖北英山,如家中添了一个男孩,贺喜的人必说:“恭喜你家添了一个学生!”主家会满脸笑容地自谦说:“是个讨米棍。”这既是自谦的礼貌语言,也是以贱名避祸取福的民俗体现。
岁时节日是礼俗语言的活跃期,节日期间言语会变得更加文雅与温情。如大年前后,人们相见会有不同的礼俗套语,如岁末忙年,见面打招呼时说:“您发财年办好了吧?”回答会说:“我们穷忙,发财的年在您家里。”
仪式性的语言沟通,也是增进社会认同的有效方式。礼俗语言是体现传统文化特性的语言,它依托于特定的语境,是仪式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礼俗语言与传统文化》黄涛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