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科普不能只“科”不“普”

    作者:柯济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5日 10版)

        【见解】

     

        进入暑期,博物馆、科技馆成了孩子们最好的去处,家长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增加孩子的阅历、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但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场馆的内容“科”而不“普”——别说孩子看不懂,就算成年人都很难理解。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走入窄而深的阶段,确实很难在短时间、短篇幅中让普通公众理解。但也不要忘记,我们进行科普,并不是要把大家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要传递基本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

     

        因此,在设置展览、做科普报告、进行互动游戏时,大可不必非要求如教科书般精准,少用科学术语,多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减少大段论述,多用图片、影片等直观方式;少用“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多用互动交流的双向传播方式,让大家感兴趣、能理解、有收获。

     

        科普是科技工作的“两翼”之一,国民科学素养不提高,就好像大厦没有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不可能完成。科普是科学家的义务和责任,不能敷衍了事,必须认真考虑:什么样的科普方式更容易被受众接纳,更能达到传播效果。

     

        也许对习惯了科学术语的科学家来说,通俗易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科学家们在做科普时可以换个角度,不要从自身出发,而是从受众出发,认真想想,作为一个对科学并不了解的人,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