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3日 星期六

    陪你一起看盐池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3日 10版)

        【自然笔记】

     

        拥有8661平方公里面积、714万亩可利用草原的盐池,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宁夏唯一的半农半牧县。它的人口只有十几万,是个典型的地域大县、人口小县。

     

        驱车在盐池广袤的草原上,满眼全是绿色。蓝天白云下,青草、柠条、甘草、紫穗槐和各种农作物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将大地捂得严严实实。各种固沙植物郁郁葱葱,长势茂盛,许多都有一米多高。微风吹过,摇曳生姿,彰显出勃勃生机。在已经变成黄河灌区的农田里,一排排防护林枝繁叶茂,白杨高大挺拔,好像真的要钻上了天。

     

        由于十几年前就禁牧了,这里看不到羊群和牧羊人,也听不到羊叫和牧歌,显得有点冷清、寂寞。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羊群、牧歌的草原,不是更显得宁静祥和甚至生机盎然吗?

     

        了解盐池历史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土壤曾经严重沙化,生态也曾严重退化,人们一度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由于不科学、无节制的养殖酿成过度放牧,羊蹄践踏的草场异常脆弱,羊嘴啃过的草原急剧沙化,饥饿的羔羊在枯黄的草场上四处乱窜,焦虑的牧羊人追赶奔跑的羊群一筹莫展。与此同时,乱采滥挖,挖走的是甘草,得到的是一点可怜的收益,留下的却是千疮百孔的大地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灾难。

     

        几十年来,“黄”与“绿”的博弈在苍茫大地上展开,惊心动魄而又旷日持久。“黄”,一度在草原占据上风,统治了草原。黄沙,掩埋了农田,阻断了道路,吞噬了村庄,甚至”登堂入室“,跃上碗橱,钻进被窝。而“绿”则节节败退,日益萎缩,在许多地方竟变成稀缺资源。

     

        为制止乱采滥挖,当地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动用了包括行政、治安、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2002年11月,盐池县在宁夏率先禁牧,以舍饲取代放牧、喂养替代放养,所有羊只都换了一种活法,不再到草场上觅食,而是待在羊圈里“等食”。沙化的草场因此得到休养生息,“黄”渐渐隐去;“绿”则迅速地扩大领地。

     

        植树阻沙、种草治沙、扎草方格固沙……为治理沙害,盐池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历届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在“黄”与“绿”的博弈中,“绿”最终战胜了“黄”:沙丘连绵的景象看不到了,风沙迷漫的踪迹也难寻觅,草原变得越来越美。

     

        在盐池县高沙窝镇,我发现那里已经名不副实了。昔日狂沙肆虐、沙高丘大的地方,现在既看不到高大的沙丘,也看不到密布的沙窝,更看不到如脱缰野马的流沙。高沙窝以不凡的治理业绩成为生态治理示范区——看来,“高沙窝”该改个名字了。

     

        换了颜色的草原更加耐看,也更值得一看。盐池草原,不但会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而且会让人受到更多的触动、更多的感动,也会有更多的感悟。(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