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点】
近期的武汉水患引发人们关注。如果说连续强降雨是引发水患的外因,那么“填塘造陆”则被认为是重要内因。有统计数据显示:几十年来,仅武汉城区就有近90个湖泊因人为因素消失。
南方水灾固然让人心忧,但北方城市周边乡村蓄水、分洪功能日渐衰弱,也已成为隐忧。其中,“填塘造陆”无疑是削弱分洪能力的罪魁祸首。在人居聚落中,天然湖泊、坑塘与人工排水设施共同承担着蓄水、分洪的功能,而为了满足营建需求所进行的“填塘造陆”行为则使这一功能降低或消失。
“填塘造陆”形成内涝隐患
在我国北方一些乡村,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原有居住空间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就近的坑塘进行填埋后建房无疑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法。这种现象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十分普遍。由于大多数村庄没有统一科学的规划,这种“填塘,造陆”行为不仅是对旧有乡村格局秩序的破坏,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也为自身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诚然,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北方的黄淮海流域似乎没有决口泛滥的可能,但天时无常,一旦突逢特大暴雨,填平了坑塘,村庄将无有效的排水、蓄水场所,形成内涝在所难免。于是,“村为巨泽,人为鱼鳖”,人屋俱受其灾,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不容忽视。
一个村庄聚落就是一个具备各项基本功能且相对完善的人居空间,水体的存在与环绕是村庄面貌生动活泼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有意识地掘池引水美化环境,而有些地区尽管具备地理上的天然优越性,却对坑塘水体不加利用改善反而肆意破坏填埋,实属荒谬。
缺乏科学规划导致现状堪忧
以鲁西南为例,这一地区为黄淮河流域,水体资源颇为丰富。在该地区的郓城县,村庄大部分坑塘被视为闲置宅基地填埋使用,房屋用地严重不合理,个别地方甚至“村内旧房荒废,村外新屋成群”,且新建村庄没有有效的排水排污系统。显然,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
郓城县程屯镇程屯村原有大面积坑塘互相贯通,系清末民国时期为御寇而开挖的寨壕扩展而成。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尚是绿水环绕、杨柳成荫的景象,谁知此后20多年,坑塘水域面积竟然减少了90%以上,村西大面积坑塘水域于2015年被填平建楼。程屯镇所辖仝老家村的中心为大面积坑塘水体,最早形成于元末明初,几百年来才形成现有水域面积,极具特色,但长期以来该村对水域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现状堪忧;而距离该村8公里外的冷庄村西也有一片坑塘水域(历史上为梁山泊西岸),由于当地政府将其作为“宋江湖”纳入统一旅游规划,稍加浚治整理,现在不仅功能完备,而且环境优美。
当然,也有村民持“坑塘无用”一说,对村中坑塘的浚治疏导难度提出疑问。但对比就地疏浚治理与以巨大的土方量填埋,哪个更省时省力,答案不言自明。
留住坑塘形成特色人居空间
从历史发展来看,村庄原有或现存坑塘都是经历数百年形成的,在暴雨洪涝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蓄水、分洪、排涝功能;此外,对这些坑塘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还能改善环境、提升人居品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人居空间。
眼下,“千城一面”这个城市通病已被全社会普遍认识并正在逐渐摒弃。2013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无山或少山的平原乡村地区,有些地方原本具有独特的水体资源优势,虽然“望不见山”却“看得见水”,而水体本身就是乡愁的内容之一。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叫停乡村的“填塘”行为并善加规划治理,以积极保护乡村自然的人居格局,还乡村一个沟塘纵横、水清人乐的美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