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

    瓦窑堡的窑洞

    作者:博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5日 15版)

        【地域文化】

     

        在陕西子长的瓦窑堡镇,窑洞是最为寻常的住房。

     

        无论是山坡上零星相望的独门独院,还是大道旁一字排开的连孔窑洞,那抹向上的弧,让人自始至终穿行在拱形的天地里。从大都市里方方正正的几何形状中逃离,站在黄土高原的拱门前,想象门里是怎样一番洞天福地,洞内凡人神仙又怎样各得其所,恍然若在方外。

     

        “拱”是瓦窑堡的一个符号。从城门洞到招待所的大门,再到秀延河上的桥头雕饰,许多建筑样式都选择了一道优美的弧度悬于顶上。《吕氏春秋》有言:“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大概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形塑,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共识,也沉淀为一种既脚踏实地、四平八稳,又向上仰望、心游万仞的传统心象。

     

        这一道道拱,正是瓦窑堡的窑洞最古老的残影。

     

        遍地窑洞的瓦窑堡,原名“望瑶堡”。传说中,因天帝之女爱上了黄帝之子,私奔下凡,思乡心切,于是每日在门楼上瞭望瑶池仙宫,故名“望瑶”。“望瑶”后来逐渐成了“瓦窑”,可见传说固然瑰丽,现实却朴实多了。

     

        在真实的历史中,瓦窑堡则是历代的边塞要冲。左宗棠、龙锡庆等人都曾据此屯垦安民,也发展出繁盛一时的商贾贸易。从起初“望乡愁肠”的浪漫,到后世“烧瓦造窑”的实在,瓦窑堡愈来愈关乎民之生计,也变为黄土高坡上一方安定的水土。

     

        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身处战乱之世,越是安定繁荣的堡垒,就越是易遭荼毒,历代古城莫不如此,瓦窑堡同样不能幸免。清末以来,这里几易其手,饱经战火,建国前又近乎被夷为废墟。如今,当初保境安民的城墙早已散入瓦砾,只剩星罗棋布的窑洞,连绵不绝,火烧不尽。

     

        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瓦窑堡,最后便都记载在了余下的一孔孔窑洞里。

     

        时光回溯八十载。1935年12月,长征结束后不久。刚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后的毛泽东抵达了瓦窑堡。此后一年多时间,这里变成了名震天下的“红都”,也将见证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为报救民于倒悬之恩,老乡为红军准备了栖居的窑洞。无意间,窑洞便在时光流逝中,留下了历史的辙印。

     

        一张炕,一方桌,一户一牖——这是当年革命领袖所居住的窑洞里仅有的陈设。时过境迁,曾经的土窑不再有人居住,窑洞内壁也刷上白漆,挂上了老照片。

     

        照片里的毛泽东形容清瘦,周恩来还留着长胡子,而总书记张闻天架着眼镜框子,文质彬彬。在那个不拘一格的年代,这些游击出身、不修边幅的革命家,在一二十平的小窑洞内,便决定了中国命运的走向。

     

        这是窑洞里孕育的奇迹。

     

        “瓦窑堡儿女心真齐,红军穿得像新女婿。红军个个斗志旺,军号嘹亮出征忙。”在1936年开春的日子里,类似的民歌开始在窑洞内外广为传唱。然而少有人知道,就在十年前,蔓延在大街小巷的却是“瓦窑堡,瓦窑堡,穷人到处哭声悲;丰年道路饿殍横,歉年沟渠尸骨垒”的怨怼悲歌。十年时间,从谢子长到毛泽东,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在贫瘠的黄土高原生根、燎原。黯淡的窑洞内迸射出信仰的光,一如眸子生出的神采。

     

        陕北,就这样活过来了。

     

        直到现在,人们还能在陕北的窑洞内外听到高亢激昂的陕北说书《子长赞》。醒木一响,三弦弹得如天花乱坠,梆子敲得如疾风骤雨,“九腔十八调”的变化在艺人口中迸射着豪情。漫天黄沙,也掩不住胸膛中这股子“怒天烧”的劲头。这是浸润红色已久的老区独有的自信与达观。

     

        不过,窑洞并非教堂。比起那些尖顶上升、直指天国的石砌建筑,窑洞却是扎根黄土、烟火弥漫的命根子。红军到来之前,这里是百姓的起居之所;红军到来之后,窑洞内依然烟火不息,却平添了一分精神的坚定。

     

        几千年来,这是中华大地上不断上演的故事——那就是,百姓所信靠之物从来不独立人世,遨游于虚空的幻想,它永远面朝黄土,奋力深耕,狠狠扎根在生活的沟壑之中。

     

        有人说,老百姓最大的信仰,其实是过好日子,吃穿不愁,那么黄土地上的窑洞,便不啻为最朴实又最虔诚的“圣殿”。正是在瓦窑堡的窑洞里,一代代人生息,立誓,仰望,从为一己之私的生计到为普天之公的福祉,耕耘不止,燃烧不息。

     

        (博林,作者为本报编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