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絮语】
上世纪90年代初,还需要储存大白菜过冬。一天,奉夫人之命,我和单位一个同乡,也是我师大中文系的师弟去买大白菜。在路边,一个菜农拉着一大车,我们和他讲价。我问,多少钱一斤?菜农说,八分八。我和师弟合计了一下,说,一毛吧,好算账。菜农看了我俩一眼,欣然答应。回家后复命,媳妇先是愕然,接着大笑,说,你俩可真是中文系毕业的,有你们这么讲价的?我想了一会儿才明白,只好挠挠后脑勺嘿嘿一笑。
这事过去20多年了,至今仍是媳妇打趣我的笑柄。
数的事,好麻烦。
母亲告诉过我,我几个月大时,辍学的大姐便经常背着我去学校玩,看同学们跑操。所以我最早学会的完整的话是“一二一”,虽含混却也清晰。按说我那么早接受数的启蒙,应该有数的天分,谁知造化弄人,长大之后最怕数字,一算账,一个头两个大。
高考那一年,我怕数学落分,一段时间,我放下最拿手的语文,全力攻读数学。结果,数学考了76分(满分100),还算不错。尽管如此,只是权宜之计,我依然对数学保持着敬畏之心,敬而远之。
上世纪70年代末,作家徐迟写了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陈景润的名字如日中天,家喻户晓,还有数学家华罗庚、杨乐、张广厚的名字也风靡天下。那时,“科学的春天”来了,数学就是树梢上最早的那抹鹅黄,数学家是全民的偶像明星。虽然我对数学不感兴趣,却也对数学家充满景仰。尽管不懂陈景润为什么费那么大劲证明“1+2”,却依然对他的科学钻研精神赞佩不已。陈景润在街上走,脑子里全是数,碰到了电线杆,以为撞到了人,高度近视看不清,赶紧道歉,连声说对不起。这个故事很经典,现在还有这样全身心浸淫的书呆子吗?中国的新时期,从“学”这个角度说,是从数学发轫的,文学的勃兴还稍欠半个身位。但数学的领衔,却是文学推动的结果,想想十分有趣。
作家王蒙赞成“不争论”,用数的事做喻。古时有两个人就三七二十一还是三七二十二争了起来,官司打到县官那里,县太爷问清了缘由,喝令衙役将说三七二十一的人拖出去痛打,此人不服,说县官糊涂,怎么打坚持真理的人?县官说,你跟一个说三七二十二的混账争论不休,不打你打谁?
你看,心中有“数”不见得非说出来,更没必要无谓争论,谁心里没有个“小九九”呢?九九归一,世上任何事情都不是二一添作五那么简单,弄不好,三下五去二,屁股挨了板子,真成了二五眼了。
多年前有个小品,说一个近亲结婚生育的傻小子卖鸡蛋,梗着脖子吆喝一块钱俩,五毛钱不卖。为啥?一根筋,不识数呗。
数的事,不简单。
我们生存的世界,原本“混沌”,天地鸿蒙,状如鸡子。《庄子》又云,中央之帝名混沌,目无七窍,被“倏”“忽”二友凿七窍而死。混沌莫名的状态因为“七”这个数字而被打破。同样,时间茫茫无限,也被“七”这个数字弄成了一个周期。中国人死了之后要过“七”,西方人七天要做礼拜。年月日,都是因为数字,世界建立了生存的秩序。在中国,五行、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建立了自然的秩序,四书五经、“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建立了文化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公元纪年,环球同此凉热,全世界统一使用着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数字),日历、钟表、航班、门牌、球衣、比分等等,将天涯拉到了比邻,消除了隔膜。
老子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元始,二是相对,三是无量,宇宙就是这样生成的。辩证是“二”的哲学,“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道德经》),阴阳、男女、祸福、吉凶、天地、乾坤、大小……佛经是“不二”的哲学,“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讲无分别,不二法门。我们看到的佛像都是雌雄同体,亦男亦女。有个故事,一位僧人夜行,口渴难耐,旷野中在微弱的星光下,看见一汪水,便掬起狂啜,如饮甘霖,倒头便睡。翌日天光熹微,却见那汪水竟是棺材里流出的“尸水”,于是哇哇狂吐不止。为什么会这样?起分别心了,“二”了。道家和佛家,一个要“二”,一个要“不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都在数上体现了出来。
古代兵书总结出“三十六计”,“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军师运筹帷幄之中称为神机妙算。“数”与“术”同体,要不数学怎么还叫算术?毛泽东总结出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灵活机动,百战不殆。水泊梁山有一百单八将,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隆中对三分天下,魏蜀吴乃成鼎足之势。
当今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就是贸易,贸易就得算账,不识数咋算?GDP、CPI、利润、收入、赤字、逆差、消费、投资、工资、奖金……全是数。云计算、大数据,还是数。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支付宝、信用卡、网上银行……哈,这个世界简直就是数的世界,不识数咋活?识数和识字哪个重要?当然识数重要。小的时候,在农村集市牲口交易市场,经常看见买方卖方两个老农讲价。他们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嘴直接讨价还价,而是双方将手伸进袖筒里,用手指头交流,捏七撇八之类,神秘而又好笑,在驴马高亢的嘶鸣和屎尿骚臭的气息中完成交易。我相信,他们肯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但他们不乏聪明和狡猾,只要识数就可以过平常百姓的日子。至于识字,那是将物质层次上升到精神层次了。鲁迅说过:“人生识字糊涂始。”识数是不可以糊涂的。在当今数的时代,要过好富足小康的生活,数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
(刘江滨,作者为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