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教授”系列报道④】
7月4日,本报在一版头条刊发通讯《“雪中炭火”赵家和——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生命之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让“雪中炭火”精神绵延相传》;此后两天,本报又接连推出《远方的种子——赵家和与受助孩子们的故事》《爱,在无声中延续——记赵家和的接棒者们》两篇通讯,光明日报新媒体平台配合推送,融媒体中心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OMG文化创意工作室制作推出了彩画动漫视频。
这组系列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广网、网易、新浪等数十家新闻网站转载,@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微博和微信账号纷纷转发,“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等客户端大力推介。截至目前,动漫视频在腾讯平台浏览次数达7万,在秒拍平台的浏览量达383万次,3万多名网友点赞。读者纷纷给本报来电来函,或在网上留言,表达对赵家和教授的缅怀、敬佩之情。
清华园里,师生们早已被“赵家和”三个字刷屏。
在他生前工作的经管学院,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院发出了学习赵家和精神的号召。该院党委书记高建说:“赵家和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用毕生积蓄资助各地的孩子实现人生梦想。我们要高扬其崇高的理想、学习其优秀的品质,继承和光大其创立的爱心事业。”
“我从未见过赵家和老师,却在许多场合零散地听说过他的故事。”读完本报报道,经管学院博士生李纪琛更加体悟到赵家和的时代意义:“在‘理性人’概念和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赵老师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社会、对他人的无限热忱,是真正的‘求仁得仁’。”
感动,并不止于清华园,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持续发酵。
“我是西部大山里的孩子,得到兴华基金会的资助才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网友“贾婷婷”是赵家和资助的2000余名孩子中的一员:“我会努力,不让赵爷爷的心血和期望付诸东流!”
在各平台、网站的转载下,网友们纷纷跟帖回应。他们感佩赵家和的精神境界,“雪中炭火精神带给世人满满正能量”;他们希望媒体继续发出这样有品质、有情怀的报道,“好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希望这样的故事更多一些,让这份爱薪火相传、永存世间。”
更重要的是,赵家和的故事启迪了众人如何向善、向上。
“过去我总觉得帮助别人要在自己有了足够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后。而事实上,帮助别人只需要一颗无私的爱心就够了。”网友“青果屋”留言说。
“也做一团炭火,在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清华大学研究生李蒙蒙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这种爱的传承,也让这团炭火更加明亮、炽热。
(本报北京7月6日电 本报记者 邓晖 张永群)
■记者手记
一次顺畅得超乎想象的采访
等待了4年,我们迎来了一次顺畅得超乎想象的采访,天南地北,没有一个人有过丝毫的迟疑,只因为他们听到的是“赵家和”三个字。
那些曾经和赵家和并肩战斗过的老同学、老同事们,大多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聊起那个“话不多却睿智”的“大老赵”,回忆的波纹在他们脸上漾开,给我们勾勒出一个纯粹、纯净的灵魂。
学生刘迅,听到要采访恩师故事的消息,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工作从深圳飞到北京,与我们谈了整整一个下午,有关赵老师的每一个细节,都留存在他心中,永不磨灭。
仅仅是一个学期每周有一次近距离接触,学生曲家浩一直笃定地认为,赵家和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赵老师教会了他要“踏踏实实地做事”。
受到过赵家和资助的娃娃们,说的话是那么朴实,“是赵爷爷让我意识到,这社会上有人跟我没有血缘关系,但依然关心我”“第一次与基金会陈章武爷爷交流,我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从没见过那位远方的“清华老教授”,但赵家和却已成为一种信念,支撑他们在黄土地上自强不息。
兴华助学基金会秘书长白瑞刚,总爱以“碰巧遇到”开头,给记者讲述那些受助孩子的故事。在甘肃、青海连续五天的奔波让我们心里明白,如果他们没有赶过那么多的路、走进那么多残缺的家庭,怎会有如此多的“巧合”?庄浪一中、静宁一中、乐都中学的校长、班主任们,深深感悟着赵家和“雪中送炭”的精神,坚守着老教授的初心。是他们,在黄土高原上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赵家和播撒下的那一片种子,让希望的火苗始终燃烧。
从赵家和的同事到他的学生,再到黄土高原上受到他帮助的娃娃们和口口相传“清华老教授的故事”的校长、老师,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把他们眼中、心中的赵家和讲给世人听。他们说,为学、为师、为人,赵家和的身上有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在这些人的背后,似有一道光芒,正散发着温暖而持久的力量,让苦孩子们的春天从未走远,让时代的精神永不磨灭。
(本报“炭火教授”系列报道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