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让丝竹与诗意和鸣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4日 09版)
    “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原创作品音乐会上,艺术家正在演奏曲目《桃花源》。贾国光摄

        【艺苑新事】

        《桃花源记》《月下独酌》《山居秋暝》……这些古诗文的意象用笙箫古琴弹奏出来,诗意便自然地流淌在乐音之中。日前,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听众们共赴一场丝竹管弦之盛宴——“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原创作品音乐会首演,获得了听众及乐评界的好评。“意象·净土”是我国罕见的由音乐、文学、史学、美术等多领域专家共同打造的民族音乐新作,7月起在全国巡演10余场。

     

        “这场音乐会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管弦乐的新形势、新面貌,这在民族管弦乐的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演出结束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王书伟给予了高度评价。

     

    跨界寻找中华文化的韵律

     

        琵琶轻弹,如窃窃私语。琴声中,听者仿佛走进了陶渊明描绘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里;箫声婉转,古筝和鸣,奏出了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的自然况味。

     

        “借助古典诗词的载体,用意象的方式,解读中国音乐。”“意象·净土”项目负责人、总策划,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张尊连介绍,“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由《山居》《江南》《桃花源》《月下独酌》《净土》《古调》《咏莲》等7首民族管弦乐曲组成,均为原创作品首轮演出。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杜咏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创作了乐曲《桃花源》,通过“误入”“怡然”“归去”三段乐章讲述了一个寻求理想又重回现实的故事。杜咏认为,相比于西洋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如琵琶、阮等可以更好地表现诗中清新自然的意境。

     

        从《诗经》的清新流畅到汉乐府的简单质朴,从唐诗宋词中的含蓄内敛到中国文人画里的留白,“意象·净土”的创作者们在中国文化的沃野里深耕,寻找着中国文化独有的韵律。

     

        跨界,为这场“音乐寻根”注入了文化底色和创作灵感。项目总策划、古筝演奏家王燮介绍道,“意象民乐”项目自2009年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所的史学专家为该项目提供了历史文献参考,并给予了礼仪、文化等方面的指导;鲁迅文学院、中国诗词研究院为“意象民乐”提供了文学支持;音乐会的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则出自清华美术学院的美术家之手。

     

        “可以说,这是一场‘音乐寻根’活动,用‘意象’寻中国音乐之根,用中国音乐寻中华文化之根。”张尊连说,我们是借“意象·净土”来表达国乐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

     

    国乐仍需更多当代知音

     

        在流行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火热之下,当下国乐人面临的一大课题就是:国乐需要更多具有现代性的优秀作品,国乐需要更多知音。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大地之歌》就是取材于李白的诗歌,因为李白的诗歌中有人类共性的精神存在。”《月下独酌》的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长远认为,国乐要想走到世界舞台,一方面,我们不能丢弃传统的韵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元素,寻找人类共同关注的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等主题。

     

        如何让更多的人发现国乐的意趣斑斓?采访中,作曲家与演奏家们有一个共识——更多具有现代性的优秀作品。

     

        “意象·净土”的7首乐曲在追寻古典旋律的吉光片羽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古诗词的意象关照当下人的内心与生活,同时将古典风格与现代技法相结合。如乐曲《净土》通过富有层次感的旋律,表达出情绪由浮躁不安到平静淡然的过程,用曲作者谢鹏的话说则是“用作品告诉人们,净土就在平常的心里”。

     

        “意象·民乐”系列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北京和景文化古典音乐研究中心、中国诗词研究院共同主办,华夏民族乐团、紫禁城室内乐团演奏。据王燮介绍,接下来,他们还将创作以“意象宋词”“意象唐诗”“意象元曲”等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希望将意象系列打造成中国原创民族管弦乐的一个品牌。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意象民乐’系列,动员更多的作曲家、演奏家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解读,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国乐遇到更多当代知音。”王燮说。

     

        (本报北京7月3日电 本报记者 陈雪)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