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像札记】
荷花看似一平常花卉,可入药入饮食。但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歌颂、赞美和描摹荷花,赋予它清廉、圣洁、和平的多种美好寓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枪击案发生不久的今天,我想用荷来呼吁和平。
炎炎夏日,莫名地想念一片碧绿的荷叶和一朵清新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一品清廉,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世代绵延,家道昌盛;家庭、事业方面更有和(荷)气生财的美好寓意。因莲富有吉祥的含意,便也成了历代画家挥写不辍的题材。无论在画家笔下是写意大气的墨荷或是形象逼真、色彩鲜亮的工笔荷,我们都能从中读出莲荷的美丽、纯洁与和平的意味。
夏日的晨曦中,我泼墨挥毫,一朵盛大的彩墨荷花凸显于宣纸之上,抒发着我作为一位画家对这个纷繁世界的宁静期待。此情此景,使我不禁回想起十七年前的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举国同庆。欣喜之余,我创作了一幅宽4米,高两米的《和平颂》。在一片朝阳里,一只硕大的荷叶大开大展,端庄而静美……
在创作这巨幅作品时,我曾无数次地构思画面的意境,中国画意境的构成多是“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即这幅作品能打动人的心比看上去好看更重要。立意凝聚着画家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绘画对象审美特性的全面把握。我决定画面不出现花而只以荷叶来表现。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追求的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没有景,情感就不能从主体转为客体表现,景物是有形的,情感是无形的,以情入景,就能以神求形,以形写神。如何给画面立意,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我以荷寄情,通过融入情感的景色描写,抒发自己对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情和心绪。“荷叶,硕大的荷叶,大开大展的荷叶,青碧一色的荷叶,浑圆厚重的荷叶。它,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默无声息当陪衬,朴实无华虔诚开。凝视它端庄静美,仰佩它品质高贵……”我想起一首赞美荷叶的诗,诗人在这里尽情歌颂了荷叶高尚的品格和美丽。而这高贵美丽的荷叶在我眼里却上升到另一层生命意义。“荷”音通“和”,这浑圆厚重的荷叶象征着祖国的大团圆,大和平。
立意定下来后接着就是画面构图,画面构成主要是追求气势,气势的“势”是一种画面关系,更是一种修为,没有“势”就不会有“气韵生动”。传统的美学思想,崇尚艺术作品精神境界大,追求大壮、大美、大整、大肃、大实、大虚、大统一,在这个理念确定后,我选择了一个整的大荷叶放在画面中央,物象造型的整体性,和画面形式构成的整体性,是现代审美取向。不过这种构图是历代画家没有画过的,我大胆地尝试了,画面构图完成后接着就是用笔墨了。
中国画最看重就是用笔用墨,强调笔情墨趣,用笔必须伴随着用墨,因为笔的表现离不开墨,墨的表现也离不开笔。如笔墨功夫不到家,境界入情而笔墨庸弱,绝不是高雅好作品。因此我选择了现代流行的铁线描,铁线描:方直、挺立,行笔凝重。通过用中锋行笔,凝重圆润线条勾勒的运动和结构方式不同张力,充分表现了荷叶的质感。同时,我是在生宣纸上画工笔画,在工笔中穿插着水墨及水色的随机与流动感,既保持了其工笔细腻的品格,又有写意的空灵与飘逸。
铁线把荷叶形状和经脉描好后,我就开始上色了。上色一定要考虑到画面的艺术效果,不能完全根据客观对象。我选用蓝色和绿色为基调。自古以来中国画着色可分为三种不同着色的路径:一种是勾线,重彩着色;另一个是用水墨淡彩的办法,使“墨韵既足,然后敷色”,这就是以大部分墨色浓淡的变化当作颜色使用,达到“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晕化效果,这是十二世纪以后国画着色的一大变化;近代的画家为了开拓探索更为广阔的路子,又逐渐使用泼彩和淡彩、重彩并用的方法,使国画的色彩表现力加强了。我选用的就是重彩和淡彩并用的着色方法。需要浓的地方尽量浓,需要淡的地方尽可能地淡,这样可以烘托意境增强画面表现力。另外还要讲求明暗度,画前要明确荷叶最亮的地方在哪里,最黑的地方在哪里。要在整体中求明暗。局部无法决定明暗,明暗不完全取决于对象,更取决于意境。这是个很辛苦的事,因为我这个扬州人个子不高,荷叶又太大,反复上色十次,不断调整画面,终于荷叶的立体感和圆嫩的光泽出来了,接着在一半湿一半干时就要用淡灰色勾勒荷叶的经脉。这也是个很辛苦的工作,因为荷叶大经脉长,每一笔都不能停顿,但我都坚持下来了。荷叶是画好了,但荷叶的背景怎么处理,才能使得画面意境更为深远呢?
为此我那些天几乎失眠,我是第一次画这样大尺寸的作品,从开始画这画以来我每一笔都思量好久才下笔,一直小心谨慎,而现在到了最关键的地步我怎么能睡好觉呢?最后我想到了这幅作品的主题,它不是一般的荷叶,而是中国和世界的大团圆、大和平的象征,它的后面应当是一片朝阳……高兴之余又皱起了眉头,这绿色的大荷叶配红色的霞光?这画面会不会怯呢?就这样我反复思考不敢动笔,怕辛辛苦苦画好的大荷叶被红色毁了。画稿挂在墙上整半个月,最后我还是以大胆尝试取胜,我不但用了红色还用了黄色,在一片艳丽的朝阳里,一只青碧的大荷叶大开大展,画面非常美丽壮阔,有气势,也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在创作这幅作品中,我参照传统,又打破了传统。我深深感到在绘画上,我们要尊重传统,但又要超越传统,富有新意和对大自然的独特认知。这幅《和平颂》作品受到业内人士多次高度评价。2010年曾在澳门大学展览,澳门大学校长赵伟及澳门美协等相关人士,对《和平颂》作品赞叹不已。在建党90周年时,《和平颂》又被邀请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进行了展览。
每年荷花盛开的季节,我都要取出这幅《和平颂》作品,悬挂在客厅的主墙上,荷叶似亭亭玉立的圣洁仙女,下凡在我的客厅里翩翩起舞。
(王永丽,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