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从5月20日开始,国务院组成9个督查组分赴18个省区市,首次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开展专项督查。现在督查结束,发现的问题被纷纷摆上台面。在黑龙江省,有民营企业家反映,招商引资时企业被奉为座上宾,但在项目投产后,地方政府承诺的条件不兑现情况比较普遍,“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较为突出,企业遭遇“JQK”式的忽悠招商,“先‘勾’我们进来,‘圈’块地给我们,然后再‘尅’我们”。民营企业家笑中带泪的调侃,透出深深的无奈。
对北京的专项督查发现,政府管理服务存在“上热下冷”,一些部门对新产业政策理解不充分、落实不到位,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一些政策措施缺乏协同性、配套性、操作性;一些新政策宣传不及时、解读不到位、信息不公开;一些地方存在“重公轻私”的情况。从这么多的“一些”不难看出,即使在民营资本相对更受重视、政府运营相对更透明的首都,民企依然面临诸多障碍。
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层层加码,但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却不强,有企业家直言“大多是‘骨头’,没有‘肉’”。可以说,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正是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不到位、民企得不到公平待遇、政企关系错位等导致的,这些都是需要深化改革的地方。
如何改变民间资本“有钱不想投、想投无处投”的困局?答案也简单:不要“JQK”,要“亲、诚、信”。
不要“JQK”,就是不能把民资当傻瓜,要让它们“有利可图”。地方政府要舍得把“有肉”的领域和项目向民资开放,如果只想着“勾过来、圈起来、尅一尅”,招商时甜言蜜语、热情洋溢,招来之后翻脸不认人、打死不认账,就算口号喊得再响,也改变不了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局面。
做到“亲、诚、信”,需要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更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急民企之所急。把民营企业家当朋友,还会冷眼旁观、推诿拖延、雁过拔毛吗?还会“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吗?
做到“亲、诚、信”,需要“以诚待企”,诚心诚意地和企业交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宇宙万物没有虚假,诚心待人是基本法则,民间资本是为了赚钱而来,也为当地带来就业、贡献税收、拉动经济,它们需要的是政府部门的真情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
做到“亲、诚、信”,还需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事前一套事后一套,“一任领导一套思路”,不遵守游戏规则,必将让政府信用大打折扣,民间资本也只能不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