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一辈随口唱唱,表达心意,没想到现在成了宝了。”5月26日,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每月的社会公益日,奇台歌谣传承人贺启福再次用传承了几代人的歌谣,向人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打小爱唱爱跳的贺启福今年已经75岁,10岁时,他跟一个货郎学会了被人们当作“宝”的奇台歌谣《下三屯》。贺启福感慨地说:“老辈人劳作辛苦,心里有感而发,就将所见所感随口唱了出来,这就是奇台歌谣。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奇台歌谣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成了这个项目的自治区级传承人。”
近年来,贺启福整理录制了《下三屯》《十八送》《小放牛》《驼户的日月难》《杀楼》《李彦贵卖水》等数十个优秀传统歌谣、杂话段子,他希望后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将奇台歌谣发扬光大,让它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
奇台县是在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置县,距今200多年。奇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包括文学、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俗、信仰、民间歌谣、手工技艺、曲艺、传统小吃、民间美术等80种之多。
作为古丝路北道的繁华古城,奇台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秧歌社火、新疆曲子、花儿、麦西来甫、木卡姆、铁尔麦、阿肯弹唱、叼羊、赛马、姑娘追等非物质文化数量众多,内容完备,塔塔尔族萨班节还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奇台县文化馆非遗办主任姜立东说:“10年来,奇台县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挖掘、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共公布县级名录三批77项,州级名录二批16项,区级名录四批6项,国家级名录四批1项,逐步建立起了县、州、区、国家四级保护名录。”
贺启福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就是致力于奇台歌谣的唱词、段子的收集,经他编写导演,或亲自演出的节目,参加了上百场百日文化广场活动。
在奇台县水磨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都有20多位新疆曲子戏自乐班成员来此进行排练。这项源自西北、新疆独有的戏曲种类,在奇台县广大观众中很有市场。姜立东介绍,奇台县戏剧协会下辖新疆曲子戏分会和秦腔分会。特别是新疆曲子戏分会成员很多,几乎是乡乡都有新疆曲子戏自乐班。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全县农民文艺会演等大型活动上,都能见到他们演出的身影。“至于说到他们的交流演出,几乎全年都有。这种演出过程,本身就是在传承。现在全县有规模的新疆曲子戏自乐班近20个,参与人员也逐渐年轻化,一些喜欢新疆曲子戏的观众主动加入其中,成为新疆曲子戏的参与者。”
奇台县农民马继林对奇台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情有独钟,创办了奇台县农耕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吉布库镇,占地16亩,藏品多达2300余件。古朴的建筑外形让人倍感亲切。走进大厅,陶器、木器、农具、家具、装饰品等各种各样农业农村展品呈现眼前,远自石器时代,历经春秋、秦汉等时期,直到今天。斗、独轮车、磨具、镰刀等,把人们拉回到过去的农耕岁月。
马继林介绍说:“这些老物件都是过去人们经常用的,你不去整理,很快就会被遗忘。”为了收藏这些老物件,马继林走遍了奇台县的各个乡镇,并远赴南疆喀什、和田等地。很多人在参观了博物馆后,倍感欣慰,当地人更是感到自豪。
姜立东介绍,近几年奇台县为抢救保护民间传统技艺,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推动行业技艺传承创新。同时还安排一些“非遗”项目参加公开演出,力争将他们推广出去,引起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对一些手工技巧项目的工艺流程、生产材质等资料进行了详细、齐全的记录,防止民间技艺失传。目前,奇台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位,区级传承人6位,州级传承人16位,县级传承人77位,使一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后继有人,重现光彩。
姜立东说:“现在我们正在起草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办法,从制度层面作出怎么扶持、如何扶持的规定。同时我们还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进到中小学教学中。县二中就将哈萨克族的黑走马,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等编入舞蹈课里,县三小推出校本课,专门介绍奇台县的本土文化,这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
奇台县县委书记李新光说,文化是支撑我们发展的发动机和原动力。奇台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体方针,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强化资源普查、建立名录体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报记者 王瑟 王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