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9日 星期日

    布衣哈尼

    作者:罗涵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9日 10版)
    在自家的土掌房顶上,杨堆努把采回来的新棉一边晾晒一边用一台手摇轧花机拣除棉籽。今年她家种的棉田远在离寨子7公里左右的峡谷之中。
    47岁的杨么努站在高高的土掌房顶捻线。她技艺娴熟,动作与具有强烈节奏感的舞蹈如出一辙,使观看成为一种享受。
    用板蓝根做成的蓝靛染料,染一块布料或者一件服装,关键是浸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采用纯天然原料染好的衣服需要立即与阳光空气亲密接触,以展现自然朴素的色彩变化。
    一株植物,从棉花到棉布,哈尼人从中获取浑然天成的服装材料,这是一种索取,也是一种给予,人间因此温暖美丽。
    妇女们聚集在冬日的土掌房顶上,一边晒太阳,一边拉家常,一边把刚采回的新棉花搓成棉条,捻成线。

        在那个被层层青山包围的名叫路同的寨子,我遇见了带着草木芳香的当地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青山般安静、泉水般单纯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哈尼族,属云南省元江县因远镇清水河流域的梭比人支系。2015年11月7日,距“哈尼十月年”不到20天,这段时间是哈尼人一年当中难得的休闲时间。63岁的杨好努把寨子里的族人、亲戚和要好的朋友共七八个妇女召集起来,采棉、纺织、靛染、做手工,唱歌跳舞“打牙祭”,成为冬日山寨的靓丽风景。

        认识哈尼族,不妨从服饰入手。因为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的遮体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这个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射,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体现了哈尼人的勤劳和智慧。

        哈尼山寨的纺织完全由妇女承担。从采棉花开始,我用一段时间记录了哈尼服饰制作的过程,包括晒棉花、轧棉花、弹棉花、搓棉条、捻线、纺线、绕线、纺纱、煮纱、织布、靛染、缝制衣裳等一系列传统纺织技术工序。棉花是天造地设的布衣原料,和丝、麻、皮、毛一道,轻轻挑起了人世冷暖的重担。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棉花从印度和阿拉伯跋山涉水来到中国,以朴实和温暖的花朵,率先在滇南边陲丰满绽放,讲述着“道法自然”的岁月冷暖。哈尼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民族之一。

        布的产生和流变由来已久。对于布,我们已经熟悉到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每天穿在身上的,居家使用的都离不开它。正是这样的感同身受,才让我们在重新审视它的时候惊觉,它是这般美好。土布的生产可谓鬼斧神工,采用纯天然原料,纯手工工艺,没有任何机械化。去掉棉籽的棉花,弹好制成棉条后,最考验技艺的,就是拉丝加捻成纱线,接下来是染色,用板蓝根做成的蓝靛染料,染一块布料或者一件服装。制作的关键,是成品面料的织造质量和浸染温度以及时间的控制,将经纬线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规则,交织成布。

        在哈尼山寨,从来都见不到穿得大红大紫的人,他们对于服装的颜色,最看重深邃的蓝。这种自然朴素的色彩,透出东方的哲学意境和时尚味道。

        染一匹布,做一件新衣是过年的大事,因为每一道工序需要仰仗自然和哈尼人的手艺,所以新年的意味才如此难得,洋溢着草木香气的新衣,如沐春风般美丽。

        中国人,起初聚族而居,渐渐花开叶散,但因为这一丝一缕,宗族和传统得以延续。哈尼人的这种聚会方式,既是确认族人、宗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与天地、自然、人、神的对话。

        布衣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称。哈尼,作为没有文字的民族,服装已经成为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历史。族人冷暖,时代变迁,生活沉浮,都在衣服的一针一线之间显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