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被层层青山包围的名叫路同的寨子,我遇见了带着草木芳香的当地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青山般安静、泉水般单纯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哈尼族,属云南省元江县因远镇清水河流域的梭比人支系。2015年11月7日,距“哈尼十月年”不到20天,这段时间是哈尼人一年当中难得的休闲时间。63岁的杨好努把寨子里的族人、亲戚和要好的朋友共七八个妇女召集起来,采棉、纺织、靛染、做手工,唱歌跳舞“打牙祭”,成为冬日山寨的靓丽风景。
认识哈尼族,不妨从服饰入手。因为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的遮体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这个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射,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体现了哈尼人的勤劳和智慧。
哈尼山寨的纺织完全由妇女承担。从采棉花开始,我用一段时间记录了哈尼服饰制作的过程,包括晒棉花、轧棉花、弹棉花、搓棉条、捻线、纺线、绕线、纺纱、煮纱、织布、靛染、缝制衣裳等一系列传统纺织技术工序。棉花是天造地设的布衣原料,和丝、麻、皮、毛一道,轻轻挑起了人世冷暖的重担。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棉花从印度和阿拉伯跋山涉水来到中国,以朴实和温暖的花朵,率先在滇南边陲丰满绽放,讲述着“道法自然”的岁月冷暖。哈尼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民族之一。
布的产生和流变由来已久。对于布,我们已经熟悉到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每天穿在身上的,居家使用的都离不开它。正是这样的感同身受,才让我们在重新审视它的时候惊觉,它是这般美好。土布的生产可谓鬼斧神工,采用纯天然原料,纯手工工艺,没有任何机械化。去掉棉籽的棉花,弹好制成棉条后,最考验技艺的,就是拉丝加捻成纱线,接下来是染色,用板蓝根做成的蓝靛染料,染一块布料或者一件服装。制作的关键,是成品面料的织造质量和浸染温度以及时间的控制,将经纬线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规则,交织成布。
在哈尼山寨,从来都见不到穿得大红大紫的人,他们对于服装的颜色,最看重深邃的蓝。这种自然朴素的色彩,透出东方的哲学意境和时尚味道。
染一匹布,做一件新衣是过年的大事,因为每一道工序需要仰仗自然和哈尼人的手艺,所以新年的意味才如此难得,洋溢着草木香气的新衣,如沐春风般美丽。
中国人,起初聚族而居,渐渐花开叶散,但因为这一丝一缕,宗族和传统得以延续。哈尼人的这种聚会方式,既是确认族人、宗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与天地、自然、人、神的对话。
布衣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称。哈尼,作为没有文字的民族,服装已经成为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历史。族人冷暖,时代变迁,生活沉浮,都在衣服的一针一线之间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