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多彩神州 绿色守护

    抚仙湖畔驱“石魔”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石漠化治理工程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任维东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7日 04版)

        “原来笔架山到尖山这一带都是裸露的岩石,现在到处绿油油的!”5月11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石漠化管理局工程师王云翰在抚仙湖畔对记者这样说。

        这是抚仙湖最美丽的景区之一——禄充旅游景区,是澄江县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区域,也是玉溪市多年来生态立市、综合治理石漠化,让抚仙湖水长清的窗口。

        相对于滇东南地区,玉溪市的石漠化面积并不算太大,37%的土地是岩溶区,5%的土地石漠化。然而就是这5%的石漠化面积,却主要分布在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周边地区和绿汁江流域。尤其抚仙湖是全国仅存的5个一类水湖泊之一,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在石漠化、干旱、农业及旅游污染等方面的影响下,抚仙湖岌岌可危。

        “石漠化包围着抚仙湖!”澄江县石漠化管理局技术组组长杨钟学告诉记者。虽然澄江县正式开展对石漠化的“战争”始于2012年,但大规模的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在2000年就开始了。近几年从笔架山至尖山,村委会封山育林1500亩,使这一带的抚仙湖沿岸面山树林茂盛。笔架山右侧抚仙湖西岸沿线的麒麟山一带,多年来数万亩面积的人工造林,使绵延起伏的麒麟山的植被呈现两个层次分明的区域,坡陡石多的山峰上,是自然生长的绿草灌木区,相对平缓的山腰地带是人工种植的成片树林。西岸面山带,已成为保护抚仙湖的一道绿色屏障。

        与此同时,澄江县还重点围剿抚仙湖水源区和径流区的“石魔”。西岸的尖山河流域地区,是抚仙湖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也曾是石漠化的重灾区,2013年以来在当地封山育林5000亩,禁止放牧牛羊。几年过去,原来植被稀疏的尖山河流域草绿树茂水丰,两个水库蓄满了清水,尖山河的清泉水长年不断流进抚仙湖。

        在澄江林业系统有一个规矩,只要发生山火,不管大小,所有50岁以下的男职工都必须上山灭火。每年王云翰和同事们都要参加几次灭山火。在5月11日带记者上梁王山时,王云翰指着前方一片光秃秃的陡坡说:“那就是鹰窝岩,2004年梁王山发生大山火,我们林业系统的一名年轻职工在这里灭火时,被滚石砸中,不幸牺牲!”

        澄江人民为了绿化石漠荒山、保护抚仙湖,付出的不仅是汗水和鲜血,还有世代居住的家园。梁王山山腰上原来有两个村寨叫菜花坪村和团瓢村,30多户130多人在山林中世代居住。2003年,为了保护山林和抚仙湖的水源,两个村的群众全部搬下山到坝区居住。如今梁王山自然保护区内无人居住,也无农田地。两个村寨的原址,已全部被森林覆盖。青山松涛碧水仙湖,见证着澄江人民与“石魔”抗争的艰辛和牺牲。

        (本报记者 张勇 任维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