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至8日,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发起的红色场馆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3名专家学者和30个场馆负责人,围绕社会教育功能发挥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以下共识。
一、红色场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物态载体。
红色场馆传承的精神深深植根于祖国优秀文化,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是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反映,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兰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这些精神不断强化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二、红色场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平台。
红色场馆所诠释的精神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红色场馆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特有文化品牌。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维护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今天,红色场馆已成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成为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品牌。
四、红色场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红色场馆的陈列展示内容,凝固了革命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超越时空、感知史实的客观载体,诠释着革命先辈和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道德诉求。所以,红色场馆要在新形势下,更加有效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的历史教材。
当今中国社会进入了变革转折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会议达成共识,成立红色场馆社会教育联动机制,共同承担起历史使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二〇一六年五月八日于四川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