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3日 星期五

    新闻随笔

    历史学者有责任纠正被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

    作者:李学勤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3日 02版)

        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有时候只能说命该如此。事实上,我们走哪条路常常不是由你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一些必然的和偶然的外部事件构成。可是尽管如此,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自觉,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要求。

        如何有自觉的意识和要求呢,了解历史就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包袱。如果从五千年国家民族的风风雨雨里,找到我们应该走的方向,得出对当下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就可以说人有了自觉。所以自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历史。

        我觉得历史可以给每个人一种重要的精神。什么精神呢?前些天有人请我写一个序,谈到梁启超,他最后要编一部《中国通史》。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通史,梁启超说是因为爱国。我们说一个人爱国,为什么要爱国,爱国家的什么?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而且在近代以来,在逆境中重新站立起来,走上了崛起的道路。这是了不起的,一定会载入世界史册的。这样来说,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爱国精神的培育是不可分的。

        最近《解放日报》采访我,我也说过一件事。20世纪80年代我有一次去天津南开大学讲学,去南开主楼那就看到很多大纸写的壁报,上面就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历史有没有用。那时我才知道一些人认为历史没有用。后来在演讲或者讲课的时候,我常常讲这个话题。

        如果你是在一个流水线上,很机械地做出一个东西来拿去卖了,那历史可能没有用。可是有没有用,是要看我们国家、民族、时代有没有什么需求,有需求就有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就是有用的。

        梁启超讲得很清楚,他是新史学最早的倡导者,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他就知道历史是培养爱国精神的。新史学之所以“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好地更有意识地把历史和每个人联系起来,又把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

        再说白一点,历史从来是割不断的,我们国家当前的现状,是历史造成的。你再想把它分开也分不开。它的现状就是历史的结果,而且现状不断地变为历史。现在我们大家都讲中国梦。这个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大家有这样一种心理和希冀,有一种对我们国家民族发展崛起的期待?我们只能说,这个梦本身就是历史形成的,这个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圆这个梦,就必须要以历史作参照。

        现在外国人很惊讶,为什么中国能做到这些成绩——很多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于世界。外国人说中国变成一头醒狮了,所以他们不习惯。不习惯可以理解,只要不是恶意的。我们还应该把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发展,我们人民的诉求,我们未来的走向,我们要和平发展,我们希望和世界共同前进的愿望,都告诉世界。

        其实我们中国的历史很值得同世界讲讲。我记得第一次去美国,在华盛顿见到一些官方接待的人,他们就说,中国有排外的传统。我就和他们辩论,我说我们有一个吸收外来思想和物质的传统,我们的特点就是包容。我们什么时候排过外了?汉朝的朝廷里还有很多从胡人那里来的官员,隋唐也是如此。到了清朝的时候我们闭关锁国,那是我们挨打了。我们不希望如此,我们不想欺负任何人。这些历史,我们都应该告诉我们的后代,告诉我们的国际友人。

        我最早在1980年就提出,重新评价中国古代文明。我提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过去因为西方国家的种种偏见,被贬低了。更好地把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说明出来,对那些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加以纠正,这是我们历史学者的责任。

        (作者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本报记者罗容海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