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校优秀大学生,却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扎根基础教育普通岗位。即使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依然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父亲生前嘱托,让他更加坚定“教师是个良心活”的信念,带病走过18年教师生涯。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南南阳杨楼镇第一小学教师郭春鹏。
不想让孩子们因为缺少教师辍学
干净、利落、身板挺拔、时常微笑、一脸阳光,这是郭春鹏给人的第一印象。单看他的神情,绝对让人想不到,这是一位曾经瘫痪、患过尿毒症、做过造瘘手术、腰间挂着引流袋的4级伤残病人。
1997年,郭春鹏21岁。凭着“河南省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的荣誉,被推荐到在县城工作。但是,从小看到家乡因为缺少教师,致使孩子们辍学的现实,让他坚定要求回到山区中学——南阳杨楼镇任教。
一个月80块钱的薪酬,还不能照常发放。亲朋好友议论纷纷:别说环境,就是看待遇,春鹏也是一个没有经济头脑的人。郭春鹏认可:“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工资高低考虑要不要在这个岗位上。”
“再苦再难也要坚守课堂”
1998年12月21日的一场事故,让郭春鹏差一点儿再也走不上深爱的讲台。
学校升旗仪式前,几个孩子更换旗杆拉绳,郭春鹏看到后担心学生安全,自己爬上去更换,旗杆突然折断,他摔成4级伤残。
“醒来后,我发现浑身插满管子,腰部以下没有了知觉。”一次次手术,不间断治疗,让郭春鹏承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但是我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站起来,重回讲台,继续坚守我挚爱的事业!”
治疗还没有结束,刚刚可以站起来,春鹏就回到了学校,面临的是不同以往的艰难:“大小便失禁,一节课要跑几次厕所,还会弄脏衣裤。更痛苦的是,每天晒被褥时,我都不敢抬头……”
为此,郭春鹏创新授课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教学分成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超过十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趁环节间歇去厕所,更重要的是,由于形式灵活,学生思考空间增加,学习兴趣高涨了,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看着孩子们专注听讲、创意性的交流探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再苦再难也要坚守课堂!”
家人永远用亲情支撑着他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和憋尿,2002年暑期,26岁的郭春鹏被确诊为“尿毒症”。
一向乐观开朗的父亲郭文贵由于压力过大,在郭春鹏第二次手术时离世。“我怎么艰难都可以挺过来,亲人离去的日子里,我甚至想过随父亲而去。”也是亲人,给了他又一次勇气,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春鹏看到两张纸条上写着:“爸是一个牛毛汉,望你教出成才人!”“继承革命先烈,努力为师生服务!”
2004年10月,造瘘手术后,他很快又回到了讲台,“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头脑还好用,一定要再现自身价值!”
对于家庭,郭春鹏自认亏欠太多。为了维持全家生活,弟弟郭春雨外出打工,年逾七旬的老母亲还为家务操劳,读小学的女儿懂得不要礼物,“爸爸有病,爸得买药”,同样为教师的妻子李丰勤一直默默守护着丈夫……
2015年4月,郭春鹏从河南南阳杨楼一小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本报记者 刘先琴 丁艳 本报通讯员 吴麒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