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星期六

    文化视窗

    让创新融入每一个细节

    作者:刘宇佳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30日 07版)

        今年是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22周年。时间回拨到22年前,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正式迈入互联网时代。如今,22年过去了,中国的网民由零增长到7亿。互联网的作用和影响已经无所不在,它像一台力量巨大的驱动器,推动着中国走向现代,与世界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时刻。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的“4.20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2年主题活动”,就是为了全景式回顾中国互联网22年发展的历程,展现网络对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及诸多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中国22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为把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4.20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2年主题活动”是一次总结,是一次致敬,更是一次实践和出发。在下一个22年中,中国互联网事业前进的步伐必定会迈得更加迅捷而矫健。

        一台有关互联网的活动在荧屏上该是怎样的视听呈现?在主题活动的舞台上,观众看到的是以舞美、光影、音乐等电视文艺元素为主要诠释方式,巧妙融入二维码、弹幕、摇一摇等互联网元素,成功实现了在电视荧屏上中国与世界、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跨界、跨境、跨时空的混搭。在那一刻,活动的现场仪式感与互联网的交流互动性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不仅是媒介融合时代的生动注脚,也是媒介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成功实践。

        为了使互联网的互动性得以充分体现,节目组首次开启虚拟观众席,首次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等科技手段,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场观众甚至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决定嘉宾的出场顺序和节目走向,真正做到了演员演什么由观众说了算!与此同时,为了使互联网的科技感贯穿始终,现场的舞美设计还采用了全景数控魔方技术:数控魔方由一面面LED屏幕组合而成,可根据现场的环节与气氛调节和重组,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这场主题活动,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但这又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狂欢。为了避免过度娱乐化,节目组竭力将互联网特色、高科技元素融入活动的各个环节,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文化价值。比如,眼球追踪技术(通过传感器获取人眼红外特征,从而实现视线追踪)被运用到了节目中,主持人用眼神在舞台上玩起了切水果的游戏。这项技术将来可以帮助渐冻人患者,让他们能够通过眼球控制电脑。正是有了科技的进步,才有了互联网的发展。因此,活动上对各种尖端技术的运用,不是一次炫技秀,而是一次向科技的致敬。

        如果说创新是互联网精神的核心的话,那这次为中国互联网而举办的活动,则是互联网精神的一次完美诠释。这次主题活动做到了6个“第一次”:第一次让手机替代抢答器、第一次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电视上出镜、第一次让广告变成被期待的内容、第一次为观众营造了全新的伴随式媒体场景、第一次让我们看到电视可见的未来、第一次模糊了直播和录播的界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