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文明观察

    让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

    作者:孔维克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5日 10版)
    高官贪腐案多数是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与败坏的家风密切相关。CFP
    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图为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家风村风行风”指导员深入村居发放手册,讲解家风建设。CFP

        最近两三年,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现象:在官员尤其是高官贪腐案中,多数是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比如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还有一些举家移民国外的裸官现象等。与此同时,校园暴力甚至残害同学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农村的老人明明有儿女却得不到赡养……社会的这些不和谐之音,不能不令人深思。

        是什么让贪腐官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并让他们的家庭也滑向了深渊?是什么让老人辛苦带大儿女却老无所依?是什么让祖国的花朵们自相残害甚至亲手弑亲?在我看来,无不与败坏的家风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把中华民族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回望历史,古代很多家庭出现了大批的忠臣良将,如著名的杨家将、岳家军,无一不是整个家族心系社稷、为国捐躯、死而后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良好家风的典范。结合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我认为,在社会建设中大力倡导家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什么是良好家风呢?

        这可以从一副对联说起。对联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贴在自己家的大门上,反映了这户人家的道德理想。古代流传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以说,这是我们传统家风建设的标识。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随处可见优良家风的传承,从《孔子家语》到《曾子家训》,从《曾国藩家书》到《傅雷家书》,我们都可以看到优良家风是怎样塑造了一代代国之栋梁。

        古人云,“积德之家,必无灾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贫富贵贱”……这些都是传诵久远的名训。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亲属子女也严加管束,那种激励、震撼人心的清廉之举和高风亮节,成为良好家风、家教的楷模,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文化,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形成的传统、规范和习俗,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家风能从小影响一个人,也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个道理。

        如何进行良好家风建设?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每家有每家的规矩,每家有每家的传统,家风各不相同,但优良的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念。这应该成为我们的社会共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一座桥梁。因此,各级各类媒体要积极助推这座正能量之桥的铺设,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比如,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将传统的孝顺、敬业、勤俭、励志故事改编成孩子们爱看的短片短剧,也可将当代社会中活生生的道德楷模的故事搬上荧屏、舞台。同时,在不同层次的升学考试中,应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试题的比例。总之,只有全民动员,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在家长自觉带动中传承。一位小学教师曾在自己所带的班级开展家风小调查,结果班里70%的孩子回答有家风,30%的孩子表示没有或不知何为家风。这位老师进一步发现,回答没有或者不知道家风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与人交往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可见家风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让家长带动家风,一是在耳濡目染中带动。良好家风的塑造首先从父母自身做起。国外有句谚语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梁骨长大的。”这就是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习惯爱好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作为父母,理应重视家风建设。二是在家长陪读经典中感悟。“问题孩子”背后,往往都有“问题父母”。一些父母自己本身就不读书、不学习,丢掉了传统。所以,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风气,促进家风建设。有关部门可组织挑选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地乡规民约的书籍,像落实“扶贫”政策一样,免费发放到每一位中小学生手中,让他们与家长一起阅读。另外,一定规模的社区,还可以与妇联、共青团等单位联合设立家长学校,让孩子的父母在家长学校接受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课程以及家风教育。

        三、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建设。家风本该是一个人人熟悉、相对简单的话题,但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很多人感到难以回答,这反映出了传统和现代未能有效对接的问题。文化是一条河,我们从过去游向未来,不能割裂上游和下游的关系。一是,每个家庭的家长都要自觉地思考,自己的家庭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中建设现代家风,让传统美德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比如家庭民主、社会责任、进取精神、人生价值等。二是,传统文化的根在百姓心里,如何把它积淀下来的正能量发挥出来,由家庭带到社会,再由社会回到家庭,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关键。今天的家风建设,应该站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在开放多元、民主法治的基点上谈家风;要融入现代精神,剥离传统文化中保守、世故的成分,提倡创新与个性。三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孔子家语》《颜氏家训》等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也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我们需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不是独善其身的“私民”。

        四、在典型家庭经验展现中见效。总结家风和家教典型,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能量的具体体现。应该深刻挖掘家风和家教的生动典型,通过家风家教典型经验的弘扬,培育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情感。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考虑开展良好家风评比活动,对具有良好家风的先进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充分发挥良好家风建设对全社会的引领作用。

        五、在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上着力。现代社会对良好家风的倡导和追求,不只是爱和感恩,还有平等、自由、民主,等等。家风虽然属于道德文化范畴,但也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向善,与法治的作用不谋而合。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训家规,形成良好的家风,能够承担起守护社会共有核心价值理念的责任。优良的家风可以弥补法律功能上的不足,让每个家庭成员以道德观念约束自我,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让我们用每个家庭的良好家风,汇成一股全社会的清风,使我们的社会惠风和畅,使我们的国家风清气正。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