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也提出,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变。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形势决定任务,目标决不动摇
重视分析形势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我们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冷静清醒、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形势。
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人民群众痛恨腐败,整个社会要求反对腐败的意愿强烈。如果我们党不能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势头,就可能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过去三年多时间,查处了超过160名违纪违法的高级领导干部,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从查处的大量案件来看,一些腐败案件情节严重,令人触目惊心,破坏了政治生态,污损了党的形象。这些案例也警示我们:管党治党建设党、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任务相当艰巨。
新时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首要要求是冷静清醒、认清形势,基于标本兼治的总体策略,既要坚持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阶段性目标不能动摇,更要坚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根本目标不能动摇。
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永远在路上,贵在开好头。党的十八大以来,驰而不息地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开全新局面。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长期积累,解决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在的工作和成绩仅仅是一个开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
开弓没有回头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当前已经进入反腐败斗争的关键阶段,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压之下腐败分子有所震慑和收敛,但腐败的内在动机和外在机会依然,廉政风险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还没有彻底消除。一旦放松执纪力度、放缓反腐节奏,必然导致消极腐败现象死灰复燃,甚至是卷土重来,吞噬我们已经取得的廉政建设成果。因此,实践“四种形态”绝不是意味着反腐败斗争趋于放缓,而恰恰是在既定的反腐节奏上保持执纪力度不变。
腐败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社会痼疾。人类社会全部文明史都不时伴随着腐败的阴影。腐败一直存在,与腐败的斗争过去从未停止过,未来也将持续下去。中央提出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并不意味着对腐败束手无策,甚至放任腐败,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腐败、治理腐败。当前,我们尤其要冷静清醒,认清形势,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持续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
认清了形势、明确了目标,接下来就需要保持定力,坚持和深化下去。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要有策略和方法。永远在路上不能指望着一阵风、一场运动就过去了,也不能是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持之以恒,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积小成为大成。
回顾过去三年多来的工作,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到全面从严治党,每一步都是在坚持和落实既定工作方针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实践,深化认识,逐步将工作推向深入。已有的经验证明,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相对容易,真正的困难是实现持续的廉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在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发扬“滴水穿石”的韧劲,从点滴做起,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只要咬住不松、坚持下去,就能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感受到、享受到更多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以扎扎实实的成效真正取信于民。
如果这个时候松劲就是对腐败的放任和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因此,必须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向腐败亮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认准正确方向,踩着不变的步伐,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韧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
(刘金程,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