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1日 星期一

    见仁见智

    学习袁世海先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艾莉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1日 15版)

        纪念京剧大师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近日在京举行。其弟子演出了乃师的代表剧目如《霸王别姬》《九江口》《李逵探母》等,京剧界同时举行了座谈研讨会,人们追忆、总结了袁先生的表演艺术和艺德情怀,认为袁先生的创新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继承。

        袁世海先生的创新,是在扎实的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幼时入富连成科班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出科后拜花脸名家郝寿臣为师,并在继承其师技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特点,发展出“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表演方法,大幅提高了架子花脸在舞台上的表演手段,并首开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将京剧架子花脸表演艺术推向历史巅峰,为京剧行当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他痴戏如命、千锤百炼的艺术品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其成功的保证,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袁先生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京剧程式演人物,在尊重传统、保持底色、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造,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戏曲新的艺术魅力。在近80年艺术生涯中,他演出了300多出剧目,深受观众喜爱,赢得了“活曹操”“活李逵”“活张飞”等美誉。在京剧现代戏的创演中,袁先生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光塑造了黄世仁、鸠山、龟田等以往京剧史上从未有过的角色,而且在现代戏《红松店》中头一次引进了西洋乐队,丰富了京剧音乐的表现力,为日后《红灯记》的成功做了铺垫和尝试,并在现代戏《平原游击队》中糅进了麒派和高派的唱腔,唱、念、做更富激情,人物亦更生动。袁世海先生的创新精神值得当今年轻的京剧人学习并借鉴,那就是师承一派却不拘泥于本派,而是“揉碎化用”、学习吸纳,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传承并发展京剧流派艺术,进而促进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

        袁先生也是国家京剧院的建院元勋和艺术风格的奠基人之一,与袁先生合作过的京剧人,对他甘为人梯、“功在传承”的人格风范赞不绝口。不光是净行,在旦行、生行方面,袁先生亦多次给予年轻演员以指导。其弟子杨赤、杨光、范成玉、李嘉林、吴玉璋等成绩突出,并已课业收徒。我们要学习袁先生,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代代相传,培养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戏曲人才队伍,确保京剧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