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宝贝之“贝”

    作者:金辉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8日 16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外孙女嘟嘟从泰国旅游归来,带回一大把贝壳,有大有小,有紫色的,有米色的,也有象牙色的,甚为可爱。其中几枚小小的格外引人青睐。如那枚象牙色的,大约10毫米长,背部隆起,腹部扁平,中间有沟,沟缘向内卷,并有多个细齿,两端均凹入呈圆口状,前端较宽。我细细端详,把玩许久。嘟嘟不解,问,这又不是宝贝,为何这般专心察看?我说,你可千万别小看这贝壳。俗话说,宝贝、宝贝,有贝便是宝!当初贝确实是宝,而且还曾经当钱使用过,如同当今的人民币、美元一样,可以换回你喜欢的小动物。小姑娘的眼睛仍是一眨一眨的迷惑不解。

        于是,我结合读《说文解字》的体会,给嘟嘟说了“贝”的前生今世。

        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以部落或者家庭组成的社会,还没有剩余产品可以用来交换其他急需的用品,偶尔也只是以物易物罢了,不存在货币交换。

        大约三千年前的商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于是人们便把贝壳作为交换的中介物——相当于今天的贵金属和硬通货。将贝壳作为交换中介物,就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贝主要出产于我国南海等地,远离中原,而当时的运输工具落后,到中原路途十分遥远,得之不易,因而贝在中原被视为非常稀少珍贵的物品。

        郭沫若《十批判书》中还认为,贝是“舶来品”。他说,至今南洋土著犹呼贝为BIA,音与华语相近,可知贝之物不仅是三四千年前的舶来品,甚至连贝字读音可能也是舶来品。

        中国的象形文字真是逼真。贝的甲骨文形,就是像一枚左右两扇的贝壳(图1)。金文字形的贝(图2)两背隆起,有的下端开始呈现了两只脚。小篆(图3)贝字的字形与金文相似,两只脚有点像“八”,与当今的贝字相近。《说文解字》:“贝,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海介虫”为海洋中带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泉”就是“钱”的意思。意思是贝为一种带壳的海洋动物,远古时贝为货币,龟为宝物,周代开始便有了“泉”(钱),至秦代钱为流通的货币,废弃了贝币。许慎的这番话,说的就是贝如何成为货币的过程。

        贝在成为货币之前,曾经是装饰品。如今博物馆中反映洪荒时期我们祖先生活的人物造型,脖子上常挂着一串串的装饰品,其中就有用贝串起来的。以我之见,这一习俗的文化基因至今在温州民俗中仍保留着。在温州民间,每当婴儿一岁对周时,外婆家送来的银手镯上常串有小贝壳,用红丝线缠着,以示吉利,且宝之。记得我们家的弟、妹都曾经穿戴过。这应该是非常古老的习俗了。

        贝成了贝币之后,“朋”便成了贝币的计量单位。一般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周易》“十朋之龟”就是指“十朋”价值的乌龟。

        从甲骨文的“朋”字字形(图4)来看,朋像是两串玉串系在同一根绳子上,形象地表达了朋的含意,同时也显示了其装饰性。因此,朋字的本义为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是贝的数量称谓。隶书在篆字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化,篆文“朋”(图5)已经简化成两个“月”。因此,不少人以“朋友”两字的含意来理解朋字。其实,这只是“朋”的引申义。因为两串为一朋,一朋为两串,有并列之义,引申为“朋友”之义。那是很迟的认识了。

        《说文解字》: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就是说,朋,古文写作“凤”,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因此引申为“朋党”的“朋”字。不过,不少学者并不赞同许慎的说法,其原因是许君未曾见到过甲骨文的朋字。甲骨文的发现是近200来年的事。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虽然作为货币的贝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先人的贝字至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汉字中凡与金钱或者体现价值有关的字,都采用“贝”作偏旁。如贵、贫、贤、财、贡、贬、贩、购、贯、货、账等。这是汉字保存古代文化信息的见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