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3日 星期日

    山水祭

    ——晋东南人民怀念公仆孙文龙

    作者:本报记者 邢兆远 本报通讯员 刘高潮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3日 03版)
    群山怀抱中的孙文龙雕塑李碧如摄

        清明时节,在晋东南地区的很多村寨里,都飘着浓浓的香味儿,男女老幼捧着新炸的当地小吃“油蛤蟆”,悼念一位名字叫孙文龙的人。此刻在人们婆娑的泪眼里,天地间高耸着一幅孙文龙的雕像:这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晋城市阳城县委书记,脸上挂着汗珠儿,头发上顶着草屑,满身尘土,手里握着一把桑剪,背着粪篓,穿着打了掌的布鞋,走村串户,风雨无阻。

        微风吹拂着阳城县龙江水库,水面上荡起涟漪,人们把“油蛤蟆”撒向碧波。站在镌刻着“手心手背都是肉”字样的坝堤上,乡亲们回忆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这里三面环山,昔日每当大雨来临,山洪就会漫过村庄,冲塌房屋,冲走猪牛羊……为根治水患,孙文龙带领乡亲们,修建水库,化害为利。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孙文龙现场指挥的身影。修水库占了孤堆底村的地,浇了下游村庄的田,孤堆底的乡亲们想不通,孙文龙吃住在村里,一家家走访,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水库落成了,根治了水患,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粮仓。

        打开水龙头,乡亲们就想起了孙文龙。曾跟随孙文龙跑遍了全县2670个自然庄的王小虎,今天依然记忆犹新。1968年9月,刚进县革委班子的孙文龙组织3000余人的专业队伍,昼夜劳作在工地上。他头戴一顶草帽,身背一个水壶和一个小挎包,手拿一把铁锤一副钻,成了远近闻名的好石匠。沁河、获泽河、芦苇河、东冶河四条河流洒满了他的汗水,换来的是8万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完成机电灌溉和人畜吃水工程共2300多项。

        “是孙文龙书记亲自操持,在咱这高寒山区种棉花。”阳城县大安头村68岁的老支书李引宽回忆起往事,激动得声音发颤。1966年,孙文龙在海拔1040米的大安头村搞起了科学种棉。他挑选了背风向阳的山凹地,引进了生长期短的朝阳棉优种,和技术员一起浸种、催芽、拌种,总结出“棉锄八遍桃如蒜瓣”的农谚。在棉田里,他常常头枕石块,和衣在地里过夜。在他手把手辅导下,老百姓学到了植棉技术,棉花平均亩产达到158斤。不少专家看了赞不绝口:“谁敢在高寒山区种棉花?除了孙文龙。别人没有这个胆!”

        “现代嫘祖”,是晋东南地区百万百姓送给孙文龙的称号。每到养蚕时,人们就会想起孙文龙,是他使这里人均百株桑、户养一张蚕,蚕茧产量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他的“誓叫太行变苏杭”的诺言如今已变成了现实。高级农艺师元锁胜动情地说:“孙文龙书记的足迹踏遍了山山岭岭,带领百姓栽下了上千万株桑树。而今,渗透了他心血与汗水的蚕桑产业,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阳城蚕茧’也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93岁的孙花娥,满头银发,说起弟弟孙文龙来,泣不成声。20世纪70年代,阳城缫丝厂招工,孙花娥想让女儿进城当工人,听人说只要当县委书记的弟弟打个招呼就行。她蛮有把握地想:姐姐对弟弟从小就疼爱有加,是姐姐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念书,现在弟弟当了县里最大的官,这个忙他肯定会帮!

        没想到孙文龙听了却半天没吭声。姐姐见他不松口就声音发颤地说:“文龙啊,从小我就心疼你,姐就这么一个闺女,给娃办了吧!”孙文龙解释说:“姐,弟弟是党的干部,不能只为了咱自家。这事真是难办,因为县里有规定!”

        “姐什么时候沾过你的光,你外甥女的人生大事,你左一个不能,右一个等等!”气坏了的姐姐说完拽着女儿就走。过了一段时间,姐姐还不死心,再次找到孙文龙,外甥女见到舅舅也“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没想到孙文龙似乎是铁石心肠就是不答应。姐姐气得脸色铁青,把门一甩,走了。

        望着姐姐远去的背影,孙文龙泪流满面。1982年春,孙文龙病危,最想见的就是姐姐。姐姐知道后,连夜赶到医院,看到骨瘦如柴只剩下一口气的弟弟时,姐弟俩抱头痛哭。“姐,弟对不起你!原谅弟弟吧!”孙文龙用微弱的声音乞求姐姐。“小坤(孙文龙的小名)呀,姐现在想通了,姐也知道你的难处!你当干部,不能带头坏了规矩。”得到了姐姐的谅解,孙文龙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便昏了过去。

        谈起父亲,孙太林泣不成声。1973年,孙太林高中毕业,孙文龙的妻子想让儿子留在身边,因为女儿早已到乡下了。可孙文龙硬把留城指标让给了别人,让儿子回老家当了农民。3年过去,乡亲们一致推荐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孙太林上大学,教育局把推荐名单送到县委审核时,孙文龙毫不犹豫地划掉了儿子的名字,填上了一个因公遇难的民工后代。孙太林找到父亲理论:“你让我们兄妹到农村锻炼接受教育,我依了你。上次县里要我到公社当团委书记,你说我是孙文龙的儿子,不能搞特殊。如今乡亲们推荐我去上学,你又不同意,难道政策规定干部子弟不能读书?”妻子也为孩子据理力争,但孙文龙就是不开口。

        今天,在群山怀抱的孤堆底村,有座乡亲们自发建起的绿色簇拥的“孙文龙纪念馆”,是乡亲们一元钱一元钱积攒起来,自发建起的。这里的展览厅、缅怀堂、千米碑林、思贤壁前,常常人流如潮。以真实故事创作的戏曲《公仆孙文龙》,演出了一场又一场,场场观众爆满,人们在戏里戏外评说着孙文龙。(本报记者 邢兆远 本报通讯员 刘高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