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通4月1日电(记者郑晋鸣、陈旭)由光明日报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南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4月1日在江苏南通举行。本届论坛以“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群建设”为主题,围绕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战略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战略研究等8个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参加论坛,她说,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展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要充分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从中国与全球化历史之间关系的视角分析提出,长江经济带历来都是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地区,中国在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时代占据重要国际地位,而长江经济带能否形成世界级的产业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先满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设世界级产业群正当其时,江苏参与世界级产业群建设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并形成产业发展高地。
对于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具体战略,与会专家一致认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筛选适应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的首要原则。
本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出席论坛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