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制造强国 创新先行

    作者:万劲波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1日 10版)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制造强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难以支撑全球化竞争新要求的问题。因此,引导制造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微观基础,也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制造业创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

     

        虽然我国服务业已经超越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不能因此忽视制造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大国为实现经济止跌趋稳,均结合自身优势将制造业创新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着力培育未来产业,创造新就业岗位。如英国高价值制造战略、德国高技术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等,旨在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解决长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保障国家安全。

     

        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部分新兴国家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加上我国生产成本、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出口面临发达国家下压和新兴国家上挤的双重压力。三资企业长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2006年72.0%下降到2013年56.8%。部分原因是本土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步伐有所加快,以及外资制造业正逐渐向东南亚、印度转移或回归投资国。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3年至2015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9.9%和14.4%,增速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3.6和10.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0.8%,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64.6%。说明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渐转向中高端领域,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深刻认识制造业实施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与基础优势

     

        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低,对基础研究投入更少,以致陷入接续引进的路径依赖。

     

        我国经济总量、研发投入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2015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5%。2014年,全国77.3%的研发经费支出由工业企业执行,66%的有效发明专利出自制造业。另一方面,工业企业技术购买经费中52.1%用于引进国外技术,19.2%用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仅28.7%用于购买国内技术,说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新供给与工业企业的创新需求不匹配,前端选题机制、中间合作机制、末端转移转化机制都存在障碍。

     

        根据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公报,我国工业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新联系都比较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才、项目主要集中于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选题往往是跟踪模仿国际前沿和国际热点问题,事实上是在替国外解决科技难题,较少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提炼重大、紧迫的科技难题。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低,对基础研究投入更少,以致陷入接续引进的路径依赖。仅少数领先企业强化了前瞻布局,如华为,2015年销售收入约3900亿元,研发经费大概500亿元,研发强度为12.8%,其中有近12%是投在基础研究上。正是因为其对基础前沿技术研发持续投入,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原创性技术研发储备,才能牢牢把握产业技术创新先发优势,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前瞻布局。

     

        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人力资源丰富、综合集成能力强、市场潜力大,要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建设创新中心、工研院、创新联盟及创新共同体等公私合作创新研发机构,更好地将创新资源与创新需求匹配,切实提升制造技术研发的原创性、独特性和持续性。

     

        以新发展理念为要求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关键是培养更多人才,培育更多未来产业,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从趋势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地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正由价值链中端向更高端攀升,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基础支撑的现代服务业正加快发展,打造更具创新、创业能力的新经济,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柱。

     

        技术创新都会经历起步、成长、成熟和衰退,必须持续进行迭代更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关键是培养更多下一代研发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培育更多未来产业,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纵向流动,避免进一步积聚结构性风险。在科技与经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要求下,政府要统筹考虑当前发展的资源基础、约束条件和结构布局能否支撑未来的制造业创新发展。

     

        在“四个全面”新格局下,制造业发展不能任性了,要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结合结构性问题采用“非对称”战略调整资源配置方式,统筹考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国防、生态文明建设、共享经济”的“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全国互联互通、跨部门的专业化制造业创新网络,能及时提炼重大、紧迫的科技创新问题,引导高校和研究机构提高创新供给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引导地方有针对性地建设适应当地资源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技术创新体系,精准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布局,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以系统集成的改革措施优化制造业创新区域布局

     

        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创业、生产消费匹配起来,组合利用政策工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协同科技创新、产业、人才与教育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依据。大都市区要素集聚,要率先加强改革措施系统集成,强化制造业创新的内在联系,从源头减少规划执行落实的冲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创业、生产消费匹配起来,组合利用政府采购、公私合作、市场培育、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平等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载体,国家正在抓紧筹建大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集群基础设施,一批基础前沿研究和重大战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发改委等部门正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等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北京、上海作为创新发展先行者,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将牵引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加快创新经济的发展步伐。重点区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将支撑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国家已经明确要求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制度层面要加快推进制造业知识技术的标准化,提升知识创造、积累、分享和转移转化效率,加速传统经济的增效升级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集聚成长。对内提高科技创新及双创平台体系的连通性,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若干世界级创新集群,全面提升创新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对外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化双边多边国际产能合作及创新合作,在全球吸引配置更多高级要素参与到创新体系中来,提高制造业创新力、生产力和竞争力,提升中国品牌认同度,开拓国际国内新市场,涌现一批国际品牌,显著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