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

    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经验交流现场会举行

    各地工作者交流戏曲传承发展经验

    作者:本报记者苏丽萍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31日 09版)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记者苏丽萍)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部艺术司共同举办的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经验交流现场会30日在中国评剧院举行。来自上海、天津、安徽等地的戏曲管理工作者参观了中国评剧大剧院,分享了北京同行打造戏曲交流演出平台的成功经验,并交流了各自在戏曲院团政策扶持、院团改革、人才培养、文化惠民、观众普及以及市场开拓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北京市宣传文化部门不仅在抓创作、推精品上下功夫,还在建平台、育观众上发力,狠抓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落地,以强化政府购买服务为抓手,搭建剧目演出推广平台,将中国评剧大剧院打造成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把资金补贴到剧场身上,又通过剧场把好处转移到剧团和观众身上,降低了地方戏曲的演出成本,降低了外地剧团进京演出的门槛,形成了各种地方戏曲演出和融合的大平台。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说:“外埠院团进京演出长期以来存在的去哪儿演、给谁演、谁来看的顾虑,想看家乡戏的观众不知在哪儿演、啥时演的问题解决了。从演出的效果看,每场演出都成了在京外地人的节日,演出前乡亲相聚、乡音交谈,演出中乡情四溢、场面感人,演出后恋恋不舍、还期待下次。”近年来,中国评剧大剧院先后承接和承办了“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剧目展演”“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等多项国家级的戏曲展演活动,接待过豫剧、越剧、秦腔、晋剧等30多个剧种58个戏曲院团近2000场演出。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后,各地积极响应,并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关政策。上海市实施了“一团一策”考核,采用“自己讲、同行评、专家点”的圆桌机制,加强创作、演出、管理等硬指标考核;创新戏曲传承模式,进行“学馆制”试点;并推动天蟾逸夫舞台、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成为地方剧种来沪演出的展示平台。天津市持之以恒地做好京剧影音资料的保护录制工作,继京剧“音配像”后又做好京剧“像音像”工程的有关工作,在留存当代戏曲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和艺术精华方面,收获颇丰,去年已完成了23部戏的录音和21部戏的配像,今年计划录制25部作品。此外,天津还推出了6万张文化惠民卡,市民花100元购卡,可享受500元的消费额度,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全市5个戏曲院团去年共演出了一千余场,观众近60万人次,平均每个院团一年演出200余场。湖北省则对5个优秀地方戏曲院团加挂省团牌子,省级财政每年分别给予150万元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地方戏曲院团的提档升级。

     

        在戏曲人才的培养上,浙江连续10年实施青年戏曲人才培养“新松计划”,开办全省青年戏曲人才高级研修班探索“名家带徒”戏曲人才培养模式,10年累计推出和培养的青年艺术人才近1500名。陕西省从“童子班”“青年团”抓起,加强后续人才储备,为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培养好苗子,并开展“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至今坚持9年,培养了大量戏曲观众,成为一个响当当的都市戏曲演出品牌。安徽省在打造徽剧、黄梅戏保护示范区的同时,还实施“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工程和“送戏进万村”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去年全省送戏近2.2万场,实现全省行政村的覆盖,受益农民近1000万人次。四川省将戏曲艺术的魅力渗透到校园之中,让戏曲成为中小学生的兴趣课、普通类文科高校的选修课、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必修课,并依托“互联网+”建立空中剧场的戏曲传播模式,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为培养戏曲未来观众和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