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8日 星期一

    改革追踪看落实

    就诊下沉 管理跟上

    ——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上海模式”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8日 04版)

        2015年,上海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8450多万人次的诊疗任务,超过全市门急诊总量的三分之一,接近全市三级医院的诊疗总量——3月25日,“市民与十佳家庭医生面对面”座谈会引发关注:上海如何夯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市民为何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不拼命往三甲医院挤?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靠什么赢得市民的信任和依赖?

     

    “1+1+1”,让就诊下沉

     

        上海是我国最早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开始,通过连续13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遍及城乡,2014年上海人均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投入经费达到141元。2006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建立社区教学基地。2011年起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

     

        记者走访多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从去年6月推出的“1+1+1”签约服务已实质启动。这也是“上海模式”的核心做法: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以签约服务带动分级诊疗制度。

     

        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透露,目前上海已有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1+1+1”签约,已签约居民4.78万人,就诊下沉效果初显。已启动签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开展“延用处方”政策,居民门诊均次自付可减少7.03元,医保基金总体上也能节省支出。对“1+1+1”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可逐步优先预约到全市各市级医院专家与专科门诊号源,享受便捷转诊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仅是服务

     

        将社区卫生服务置于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位置,通过机制调整与制度设计,夯实与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底,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功能,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从而推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高效与有序。这是“上海模式”的核心理念。

     

        走进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刷健康卡,就能在自检室享受包括血糖、血压、心电图、骨密度、肺功能等八项检查。居民看病直接刷卡就能自助挂号,刷卡后8秒钟,智慧药房完成全自动取药。这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新的分级诊疗模式,颠覆了很多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刻板印象。“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大医院、康复再回社区”,这是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也是上海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方向。

     

        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原先单纯的服务机构定位,转变为服务与管理的平台定位,上海希望在新一轮改革中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医养结合体系,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与能级。

     

        家庭医生,做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家庭医生的能力能否跟上?

     

        今年35岁的徐高洁是刚出炉的“上海十佳家庭医生”中的一位。2008年,曾是仁济医院急诊科医生的他,放弃大医院的编制,选择在浦东东明社区服务中心做了一名全科医生。“做急诊医生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慢性病老患者,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并发症很多,我总是很痛心地想到大医院太忙了,我什么都做不了。”徐高洁说。很快,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医院职代会讨论破格解决他的编制和待遇问题,他还成了不少居民的“医生朋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上海不少三甲医院、二级医院的医生跳槽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家庭医生。这与上海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着力构建和完善有关。

     

        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截至2015年年底,共签约常住居民1027.3万人,签约率达44%。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问卷调查结果,受访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知晓率达88%,92.1%的居民表示找家庭医生就诊方便。在此基础上,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管理的改革,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上海还在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医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增强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目前,上海针对社区家庭医生设立了“我身边的好医生——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基层服务卓越奖”“社区好中医”等评选活动,表彰活动都由市民为自己喜欢的家庭医生颁奖。(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