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受外部环境趋紧和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国企业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削弱,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已逐步暴露出来。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孕育兴起,正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竞争和创新竞赛的压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而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加强管理创新。当前,企业管理创新还面临着一些阻力,分析这些阻力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值得着力研究的重要问题。
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阻力
趋于保守的企业文化。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存续时间越久或者规模越大的企业,企业文化愈加趋于保守。企业对管理创新有畏难情绪,面对新形势反应比较迟缓。
路径依赖的习惯。对于一些长期在某种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于日常的工作方式、内容,担心无法适应管理创新所提出的新挑战,不大愿意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管理创新效益难以评估。相对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缺乏具体的成果评价标准。实践中,在管理创新实施前,难以说服相关人员接受创新的决策;在管理创新实施后,产生的创新效益不易评估和计量,导致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市场倒逼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供给。当前,经济改革的力度重点在供给侧改革,但同时提出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因此,面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企业管理必须创新。
推行企业国际化运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除了自然垄断,就只剩下创新这条路了。模仿也能使企业迅速缩短同竞争对手的差距,但是企业在模仿阶段还不具有核心能力,必须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消化、综合、创新,才能使企业能力质跃到核心能力。管理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内容,企业国际化的经营会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
培育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阻力是人,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也是人。对于企业的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来说,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因此,必须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企业每一个员工建立和培养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只有在企业文化中建立起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管理创新才能得到企业员工的支持,进而变阻力为动力。
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从西方企业的创新实践来看,为了应对日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三是有机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的反应。企业要从组织结构上保障企业管理创新的可能性,也要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员工提出管理创新的想法。
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全面变革传统管理和运营方式,为企业实施原始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机遇。对于企业而言,要将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企业管理;着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自己的产品,特别是服务方式,创造新的价值,形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杨红英、徐跃明,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