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0日 星期日

    韩俊:减贫永远在路上

    作者:本报记者 杨谧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20日 05版)

        在3月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就“共享发展:向绝对贫困宣战”发表观点。

        韩俊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过去35年内,有7亿人摆脱了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当前,我国把贫困标准具体化为“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也就是说,我国的脱贫不仅看收入标准,关键要看有没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2013年开始,我国开展了一项非常大的工程——派100多万人到每个村庄寻找贫困户与贫困人口。”韩俊指出,贫困的识别是多维的,脱贫的标准也是多维的。2010年联合国曾提出,要用教育、医疗和食品这三个维度来衡量贫困。可以说,中国要给每个农户建档,这就是多维识别贫困的生动实践。中国的扶贫政策也是以消除多维贫困这一理念为指导的。

        在经济增速减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贫困人口在现有标准下全部脱贫?韩俊认为,关键在于贯彻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战略,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此外,今后要更加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把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能扶必扶,应保尽保,以这样的政策理念,一方面让有劳动能力的发展生产、摆脱贫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对丧失劳动能力的通过社会保障来兜底,避免陷入所谓的“福利陷阱”。

        最后,韩俊强调,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会有10%左右的相对贫困人口需要扶持。所以,中国现有贫困标准下的人口脱贫之后,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减贫事业画了一个“句号”,而是画了一个“分号”。减贫、扶贫济困永远在路上。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杨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